共 15 条
超压盆地内剩余压力梯度与天然气成藏的关系
被引:14
作者:
孙明亮
[1
]
柳广弟
[1
]
李剑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国家油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来源:
关键词:
超压盆地;
剩余压力梯度;
天然气成藏;
成藏动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多种动力影响了天然气成藏过程,但不同地下环境中控制天然气运移聚集的主要动力不尽相同。对超压盆地内天然气成藏过程中的动力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30个典型超压环境中的天然气藏进行了剩余压力梯度统计,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剩余压力梯度与天然气聚集效率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超压盆地内天然气成藏过程中的动力可由浮力梯度及剩余压力梯度的和来表示,至少有60%的成藏动力来源于剩余压力梯度。超压盆地中,不同级别的天然气聚集效率具有相应的动力(梯度)标准,中效天然气成藏过程中,源-储间剩余压力梯度须达到12 kPa/m;高效天然气成藏过程的动力界限为18 kPa/m。我国大中型超压盆地中气藏成藏期间的剩余压力剖面可划分为散失型、弱压差汇聚型和强压差汇聚型3种类型。其中散失型不具备指向储集层的运移动力,无法形成天然气藏;汇聚型可能形成天然气藏,其剩余压力梯度控制了成藏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2+29
+29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