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生产时空演变规律与耕地可持续利用研究

被引:33
作者
郑亚楠 [1 ,2 ]
张凤荣 [1 ,2 ]
谢臻 [1 ,2 ]
张天柱 [1 ,2 ]
李超 [1 ,2 ]
王秀丽 [3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2] 自然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
[3]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粮食产量; 耕地可持续; 时空格局; 农业生态区; 粮食安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903 ;
摘要
随着全球粮食贸易格局的日益紧张,如何利用有限的耕地资源保证中国粮食安全成为新阶段的难题。本文从耕地可持续利用视角提出粮食稳产、增产策略,以期为粮食安全、耕地保护等国家战略提供理论支撑。基于1985—2015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数据,以农业生态区为基本单元,采用比较分析法和GIS空间分析法,对中国粮食生产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规律性探究。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粮食产量呈"波动-上升"的趋势,但长江中下游区、江南和华南区粮食增长率较低,甚至出现减产现象。(2)中国粮食产量主产区逐渐由长江中下游区、江南和华南区向东北区、黄淮海区转移。(3)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呈现阶段性和区域性规律。例如,东北区、西北区粮食生产主要受粮食单产、耕地面积等影响;黄淮海区、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区、云贵高原和横断山区主要受粮食单产影响。(4)中国各区耕地存在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耕地非持续问题,在西北区、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等生态脆弱区域较严重。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3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地域性失衡、“大国效应”扭曲与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研究 [J].
赵峰 ;
宋学锋 ;
张杰 .
江西社会科学, 2018, 38 (03) :52-60
[2]   华北地下水超采区农户对休耕政策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柳荻 ;
胡振通 ;
靳乐山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8, (01) :22-27
[3]   中国山区耕地撂荒程度及空间分布——基于全国山区抽样调查结果 [J].
李升发 ;
李秀彬 ;
辛良杰 ;
谈明洪 ;
王学 ;
王仁靖 ;
蒋敏 ;
王亚辉 .
资源科学, 2017, 39 (10) :1801-1811
[4]   我国不同区域在新阶段粮食连增中的贡献因素分析 [J].
于智媛 ;
梁书民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 (08) :145-150+168
[5]   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与面源污染的脱钩分析与调控模拟 [J].
张郁 ;
刘洁 ;
杨青山 .
经济地理, 2017, 37 (06) :177-182
[6]   跨国垄断下我国粮食安全的威胁与保障 [J].
白梦娇 ;
贾利军 .
农业经济, 2017, (03) :120-122
[7]   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前后中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空间格局 [J].
谭永忠 ;
何巨 ;
岳文泽 ;
张亮 ;
王庆日 .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 (02) :186-197
[8]   影响我国气候旱区粮食生产能力的灰色关联分析 [J].
李志红 ;
谢东辉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 (08) :124-129
[9]   2003—2013年中国粮食增产格局及其贡献因素研究 [J].
封志明 ;
孙通 ;
杨艳昭 .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 (06) :895-907
[10]   基于县域的吉林省粮食生产及作物结构变化分析 [J].
杜莲英 ;
王秀芬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 (03) :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