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面法优化松茸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3
作者
蒋中海
尹秀莲
游庆红
机构
[1] 淮阴工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关键词
单因素实验; 松茸; 响应面法; 多糖得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Q461 [中草药制剂的生产];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根据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选取醇沉浓度、提取时间和液固比为影响因素,以松茸多糖得率作为响应值,应用响应面法进行3因素5水平的实验设计,对其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沸水浸提法提取松茸多糖的最佳工艺为:固定醇沉浓度82%、提取时间3.2h、液固比12.7(mL∶g)采用沸水提取,多糖得率可达5.52%。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广东虫草多糖脱蛋白及凝胶渗透色谱法表征其分子量分布的研究 [J].
郑必胜 ;
何禄英 .
现代食品科技, 2009, 25 (06) :707-710
[2]   龙须菜多糖提取工艺优化 [J].
杨永利 ;
郭守军 ;
施楚彬 ;
陈淑龙 ;
叶晓静 ;
袁碧芳 .
中国酿造, 2008, (24) :80-82
[3]   苯酚—硫酸法测定广东虫草菌丝体多糖含量的研究 [J].
郑必胜 ;
唐芳勇 ;
闫文娟 ;
李泰辉 .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08, (08) :17-21
[4]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野木瓜多糖中蛋白质的含量 [J].
王文平 ;
郭祀远 ;
李琳 ;
王明力 ;
梁桂娟 .
食品研究与开发 , 2008, (01) :115-117
[5]   中国松口蘑资源及繁殖技术的研究 [J].
蒋中海 .
中国食用菌, 2006, (03) :8-12
[6]   姬松茸多糖提取条件及其沉淀特性 [J].
王六生 ;
谷文英 .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 2002, (02) :144-147
[7]  
姬松茸及药效[J]. 黄年来.江苏食用菌. 1994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