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5
作者:
姚瑞
党瑜华
张菲斐
机构:
[1] 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2] 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河南省郑州市
[3] 河南省郑州市
来源:
关键词:
细胞生物学;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致内皮功能失调;
酶联免疫吸附法;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
内皮素1;
一氧化氮;
L精氨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63 [病理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104 ;
摘要:
目的探讨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内皮素1、一氧化氮的影响,并观察不同浓度L精氨酸对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效应的拮抗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的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分别为1、4、8、12和16μmolL)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共育及固定浓度的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16μmolL)加不同浓度的L精氨酸(分别为0.2、0.4、0.8、1.6和3.2mmolL)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共育24h,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硝酸还原酶法、放射免疫法检测培养基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内皮素1及一氧化氮的浓度。结果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呈剂量依赖性增加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内皮素1的表达,降低一氧化氮的表达(P<0.05),接近生理范围的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即1μmolL)对内皮功能没有明显的影响;外源性补充L精氨酸可逆转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的效应,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但当外源性L精氨酸的剂量大到一定程度时即加入L精氨酸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100时,内皮功能并不能得到进一步改善。相关分析显示培养基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一氧化氮、内皮素1的表达和加入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的的浓度明显相关,其相关系数r分别为0.943、-0.937和0.934(P<0.01)。结论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可通过增加内皮细胞表达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内皮素1,减低内皮细胞产生一氧化氮来导致内皮功能紊乱,且内皮功能紊乱的程度与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的浓度明显相关;外源性补充L精氨酸可逆转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的效应;寻找有效的方法调节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的浓度可能是改善内皮功能,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一个新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471 / 474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