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梯度理论视角下的长江中游城市群技术创新合作网络研究
被引:3
作者:
邹芳
[1
]
姜李丹
[2
]
黄颖
[3
,4
]
机构:
[1] 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3]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4] 武汉大学科教管理与评价中心
来源:
关键词:
长江中游城市群;
技术创新合作网络;
梯度理论;
核心-边缘结构;
结构洞;
D O I:
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1-0307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目的/意义]梯度理论揭示了网络发展不均衡现象产生的缘由和演变的趋势。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群之一,是最具代表性的国家级中部城市群,对于构建中部崛起战略起到关键支撑作用。因此,研究长江中游城市群技术创新合作网络以加强城市之间的创新合作,进而加快创新型城市的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已经成为管理领域研究人员和决策者日益关注的重要命题。[方法/过程]本文基于梯度理论视角,借助高梯度城市需满足的两大重要条件,深入内部动力层面探究长江中游城市群技术创新合作网络的结构与演化,从核心-边缘结构探析城市结构分层,从中间人和结构洞探析城市角色定位。[结果/结论]研究发现,长江中游城市群技术梯度推移主要表现为极化效应,城市间技术差距拉大。高梯度城市数量较少,还未能够形成带动性的规模效益,区域整体技术创新表现不强。本文可以从技术创新合作的角度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5
页数:1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