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9 条
基于投入-产出原理的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评价
被引:17
作者:
曲衍波
[1
]
姜广辉
[2
,3
]
商冉
[4
]
高宇
[1
]
机构:
[1] 山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3]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4]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农业科学与工程系
来源: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农村地区;
诊断;
农村居民点;
集约化;
平谷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遵循经济学投入-产出理论和新农村建设要求,将农村居民点集约化内涵与表征要素归结为投入强度和产出效用2个方面,构建以用地规模、布局、结构和生产、生活、生态效用为准则层的农村居民点集约化测度指标体系;利用脱钩原理和指标偏离度分析方法,建立农村居民点集约度指数与变异系数计量模型以及障碍度诊断模型,以北京市平谷区275个行政村作为案例基础评价单元,评定农村居民点集约化水平,划分农村居民点集约化模式,解析农村居民点集约化障碍因子,归纳农村居民点集约化调控路径。结果表明,研究区农村居民点集约化水平整体上偏低,以中度和低度集约为主;生态型和耗损型农村居民点占主导,集约与粗放之间的过度类型数量相当,乡镇间差异显著。影响农村居民点集约化的障碍因子整体显著,用地规模偏大、内部结构不合理是农村居民点用地强度偏高的主要障碍,生产效用低、生活条件差是制约农村居民点发展的短板。生态型到集约型再到粗放型利用的农村居民点集约化障碍因素依次增多,从降低用地强度与提升用地效用的角度,内涵挖潜、集约增长、生态均衡和持续发展是不同模式农村居民点集约化发展的有效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221 / 231+294
+294
页数:1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