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自治中的利益博弈——以南京“中青园”为例

被引:11
作者
晁流
机构
[1] 南京大学
关键词
社区自治; 社区成员; 物业公司; 归属感; 业主委员会; 社区意识; 物业管理公司; 南京; 江苏;
D O I
10.15992/j.cnki.31-1123/c.2004.04.010
中图分类号
C916 [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正> 当代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调整,“小政府、大社会”政策的实施,使国家权力从社区中逐渐抽身而出,特别是90年代的住房改革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使单位的诸多功能日益向社会转移,传统的“单位人”向“社区人”转变。在这种背景下,社区自治被提上日程。社区自治可以简单理解为把社区建设成自给自足的实体,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方面,本文关注的主要是政治层面。一般来说它具有内外两层含义:(1)对内部事务自主决定;(2)对外作为一个利益整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中国社区建设的理论架构探讨 [J].
夏学銮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01) :127-134
[2]   转型经济国家中的“第三部门”发展:对中国现实的解释 [J].
熊跃根 .
社会学研究, 2001, (01) :8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