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城市工作贫困群体就业质量研究——来自哈尔滨、长春和沈阳市的调查

被引:24
作者
尹海洁
王翌佳
机构
[1]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工作贫困; 就业质量; 因子分析; 通径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7 [地方劳动经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章定量分析了东北地区工作贫困群体的就业质量,发现该群体的就业质量处于整体性低下的状态,并存在以非正规就业为主、社会保险缺失、劳动时间长、收入低、岗位固化等特点。通径模型的结果显示,个体因素是影响工作贫困者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原生家庭因素影响十分微弱。文章认为,有关部门在关注就业率的同时,也应注意提升工作贫困群体的就业质量,规范劳动合同制度,健全该群体的社会保险,提高群体成员的就业竞争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16 / 125+128 +12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神经网络分析与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的比较——基于大学毕业生的成就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J].
尹海洁 ;
高云红 .
江苏社会科学, 2014, (06) :24-31
[2]   我国就业稳定性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分析 [J].
孟凡强 ;
吴江 .
人口与经济, 2013, (05) :79-88
[3]   东北地区城镇居民收入特点及增收对策 [J].
郭思齐 .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12, (03) :78-80
[5]   基于基准分析法的东北地区第三产业主导产业选择实证研究 [J].
黄继忠 ;
朱岩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40 (02) :71-79
[6]   国内外关于就业稳定性研究评述 [J].
张再生 ;
赵丽华 .
理论与现代化, 2011, (06) :118-127
[7]  
中国城市工作贫困者:问题的形成、群体特征与积极社会政策[J]. 姚建平.社会保障研究. 2011(01)
[8]   我国东北地区非正规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J].
黄苏萍 ;
王雅林 ;
朱咏 .
中国软科学, 2009, (S2) :119-123+135
[9]   中国城镇工作贫困者:概念、成因及对策 [J].
姚建平 .
理论与现代化, 2009, (05) :95-102
[10]   关于工作贫穷研究的述评与展望 [J].
周娟 .
社会保障研究, 2009, (03) :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