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包裹体中水的检出及其意义

被引:11
作者
曹剑 [1 ]
姚素平 [1 ]
胡文瑄 [1 ]
张义杰 [2 ]
王绪龙 [3 ]
张越迁 [3 ]
唐勇 [3 ]
机构
[1]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油气包裹体中的水; 包裹体形成机理; 幕式成藏; 显微红外光谱; 准噶尔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利用显微红外光谱技术,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断裂带地区储层中的油气包裹体进行了精细分析,发现其中普遍含有不等量的水,油气包裹体在形成时有水的参与.此外,赋存在同一寄主矿物中,属于同一成藏期次形成的不同包裹体之间,水/油的相对比例变化显著,而CH3/CH2变化不明显,这可能是油气“幕式成藏”的真实记录.
引用
收藏
页码:1583 / 158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准噶尔盆地红山嘴-车排子断裂带含油气流体活动特点地球化学研究 [J].
曹剑 ;
胡文瑄 ;
张义杰 ;
姚素平 ;
张越迁 ;
唐勇 .
地质论评, 2005, (05) :113-121
[2]   论幕式成藏 [J].
赵靖舟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4) :469-476
[3]   用镜质体反射率和包裹体研究鄂尔多斯盆地气藏中气水界面的迁移 [J].
付少英 ;
彭平安 ;
张文正 ;
刘德汉 ;
刘金钟 .
石油学报, 2003, (03) :46-51
[4]   莺歌海盆地底辟发育机理与流体幕式充注 [J].
郝芳 ;
李思田 ;
龚再升 ;
杨甲明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6) :471-476
[5]   东方1-1气田天然气组成的不均一性与幕式充注 [J].
董伟良 ;
黄保家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9, (02) :35-38+4+12-13
[6]   有机包裹体显微傅里叶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测定及其意义 [J].
李荣西 ;
金奎励 ;
廖永胜 .
地球化学, 1998, (03) :244-250+310
[7]   油气和含油气包裹体及其在油气地质地球化学研究中的意义 [J].
潘长春 ;
周中毅 ;
解启来 .
沉积学报, 1996, (04) :16-24
[8]  
傅家谟,秦匡宗主编,王廷芬等著.干酪根地球化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5
[9]  
(美)巴克(C.Barker)著,胡伯良译.石油勘探中的有机地球化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