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质和全磷的可见近红外高光谱反演

被引:34
作者
薛利红 [1 ]
周鼎浩 [2 ]
李颖 [2 ]
杨林章 [1 ]
机构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关键词
高光谱; 偏最小二乘回归; 人工神经网络; 土壤有机质; 土壤全磷; 土地利用方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6 [土壤成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以太湖流域直湖港小流域稻田、桃园和菜地的土壤样本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光谱建模方法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质和全磷高光谱反演的影响。结果表明:(1)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r egression,PLSR)模型的建模和预测精度较高且稳定;人工神经网络中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GRNN)网络预测精度较高但易出现过拟合现象,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网络比较稳健但精度略低;偏最小二乘与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则可综合两者优点,改善复杂样本下的预测精度。(2)土壤有机质的光谱反演结果优于全磷。3种土地利用方式中,稻田的预测效果总体优于桃园和菜地。在当前研究区域内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质光谱反演影响不大,但对全磷反演影响较大。今后利用光谱对土壤全磷反演时需分土地利用方式对模型进行校准。
引用
收藏
页码:993 / 100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人工神经网络在近红外光谱建模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J].
王圣毫 ;
李智 ;
郑维平 ;
张旭 ;
高学伟 .
红外, 2012, 33 (08) :9-15
[2]   近红外光谱数据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J].
吴海云 ;
刘洋 ;
左月明 .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0, (03) :76-79
[3]   不同类型土壤的光谱特征及其有机质含量预测 [J].
张娟娟 ;
田永超 ;
朱艳 ;
姚霞 ;
曹卫星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9, (09) :3154-3163
[4]   浅议BP网络的优缺点及改进 [J].
孙一兵 .
科技创新导报, 2009, (24) :18-18
[5]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光谱反演 [J].
沈润平 ;
丁国香 ;
魏国栓 ;
孙波 .
土壤学报, 2009, 46 (03) :391-397
[6]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在短期电力负荷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J].
谷志红 ;
牛东晓 ;
王会青 .
中国电力, 2006, (04) :11-14
[7]   小波变换和神经网络用于红外光谱定量分析 [J].
高建波 ;
胡东成 .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3) :121-124
[8]   现代近红外光谱技术及应用进展 [J].
徐广通 ;
袁洪福 ;
陆婉珍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0, (02) :134-142
[9]  
RBF神经网络学习算法在模式分类中的应用研究[D]. 穆云峰.大连理工大学. 2006
[10]  
土壤农化分析[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鲍士旦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