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中缅边境一起输入性登革热暴发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32
作者
张海林 [1 ]
付士红 [2 ]
邓掌 [1 ]
袁军 [1 ]
姜红月 [2 ]
李铭华 [2 ]
高晓艳 [2 ]
王静林 [1 ]
刘永华 [3 ]
尹正留 [3 ]
杨卫红 [1 ]
章域震 [1 ]
冯云 [1 ]
王环宇 [2 ]
梁国栋 [2 ]
机构
[1] 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云南省病毒立克次体研究中心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3] 云南省瑞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登革热; 登革病毒; 输入性流行; 分子流行病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81 [流行病学基本理论与方法]; R51 [传染病];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调查云南中缅边境一起输入性登革热流行状况及其流行病毒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集医院就诊和口岸入境人员中登革热、疑似登革热和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血清标本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ELISA检测登革病毒IgM抗体,RT-PCR检测登革病毒核酸,核酸阳性标本进行登革病毒PrM-C和NS5区的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 2008年7—11月在云南省瑞丽市共采集急性期患者血清标本103份,经登革病毒IgM抗体和核酸检测,49例确诊为登革热。其中除1例为当地感染病例,其余48例均为输入性病例,其中18例来自缅甸木姐市居民,30例为中国居民到缅甸经商或务工返回后发病者。从缅甸输入病例血清中获得2株病毒(RLB61和RLC31)的PrM-C和NS5区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RLB61株为登革1型病毒,RLC31株为登革3型病毒,与东南亚登革病毒流行株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结论经血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证实瑞丽市边境地区发生输入性登革热暴发,并间接证实缅甸木姐市2008年存在登革1和3型病毒流行。
引用
收藏
页码:428 / 432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虫媒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J].
付士红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2, 23 (05) :432-435
[2]   德宏州边境地区登革热流行状况调查及疫情处置效果 [J].
杨捷 ;
董朝良 ;
江伟 ;
郭天巧 ;
董书华 ;
刘永华 ;
蔺应学 ;
夏荣济 ;
帕岩回 ;
冯怀基 .
中国热带医学, 2010, (02) :144-145+148
[3]   潞西市边境地区登革热流行病学分析 [J].
董书华 ;
番绍虎 ;
雷剑 ;
马丽 ;
李冕 .
中国热带医学, 2010, (02) :155-156+172
[4]   西双版纳州2005~2007年登革热监测分析 [J].
范建华 ;
汪萍 ;
陈然 ;
黄强 ;
杨顺云 .
中国热带医学, 2009, 9 (01) :110-111
[5]   云南登革4型病毒的鉴定及NS1和NS2a基因序列分析 [J].
王静林 ;
张海林 ;
孙肖红 ;
付士红 ;
米竹青 ;
龚正达 ;
翟友刚 ;
唐青 ;
梁国栋 .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 2008, (07) :636-640
[6]   云南省登革热媒介埃及伊蚊的分布调查 [J].
王丕玉 ;
周红宁 ;
吴超 ;
顾云安 ;
董利民 ;
朱国君 ;
毛祥华 ;
董学书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6, (06) :507-508
[7]   云南部分地区登革热传播媒介调查 [J].
王丕玉 ;
吴超 ;
张苍林 .
中国热带医学, 2006, (11) :1933-1934
[8]   云南白纹伊蚊分布特点及与虫媒病毒的关系 [J].
张海林 ;
自登云 ;
米竹青 ;
龚正达 ;
施华芳 ;
张云智 ;
侯宗柳 ;
杨兰萍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1, (02) :103-105
[9]   云南省登革热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J].
张海林 ;
自登云 ;
龚正达 .
地方病通报, 1999, (03) :53-57
[10]   Evaluation of immunoglobulin M and G capture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Panbio kits for diagnostic dengue infections [J].
Vazquez, Susana ;
Hafner, Greg ;
Ruiz, Didye ;
Calzada, Naifi ;
Guzman, Maria G. .
JOURNAL OF CLINICAL VIROLOGY, 2007, 39 (03) :194-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