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6 条
夏季黑河中游绿洲样带蒸散量遥感估算
被引:16
作者:
连晋姣
[1
,2
]
黄明斌
[2
]
李杏鲜
[1
,2
]
刘文娟
[3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3] 宁夏大学农学院
来源:
关键词:
遥感;
蒸散;
模型;
黑河中游绿洲;
夏季;
SEBAL;
METRIC;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61.4 [蒸发与蒸腾];
S127 [遥感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0903 ;
082804 ;
摘要:
黑河中游绿洲集中了全流域95%的耕地,利用了全流域68%的水资源,绿洲农田蒸散是水资源的主要支出项。为了解绿洲生态系统不同景观单元的耗水规律,高效管理区域水资源,该文利用2011年6-8月的7期Landsat TM影像,结合地面气象、物候数据和土地覆盖类型,基于SEBAL-METRIC模型估算了夏季黑河中游样带尺度不同土地覆盖类型蒸散量,并利用涡度观测数据对卫星过境日模型估算的蒸散量进行验证,发现遥感估算值与实测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果表明:由于土地覆盖类型和灌溉的差异,黑河中游样带尺度内蒸散量空间变化较大,6-8月农田平均总蒸散量是340 mm,林地是328 mm,草地的平均值是214 mm,荒漠区只有97 mm;夏季不同土地覆盖类型蒸散量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农田日蒸散量在6月底达到最大值,荒漠日蒸散量于7月中旬达到最大值,草地6月和7月平均日蒸散值较8月大,林地蒸散量月际变化较小。另外,荒漠与绿洲土壤类型差异较大,在荒漠区与绿洲区分别选取"热点"可有效提高模型估算精度。研究对于干旱半干旱区域水资源利用与管理有参考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29+340
+340
页数:11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