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太湖水生植物群落结构的演变及其沼泽化

被引:100
作者
谷孝鸿
张圣照
白秀玲
胡维平
胡耀辉
王晓蓉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 南京
[3] 南京
关键词
水生植被; 群落结构; 演替; 沼泽化; 东太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8 [水生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2002年东太湖水生植被调查结果表明,沉水植被和浮叶植被是该湖水生植被的主要生态类型,分布面积分别占全湖总面积73.6%和18.3%。东太湖水生植被主要有9个群丛,其中沉水植被主要的5个群丛是伊乐藻(外来种)群丛、金鱼藻群丛、伊乐藻+微齿眼子菜群丛、菜-伊乐藻+微齿眼子菜群丛、苦草+竹叶眼子菜+黑藻群丛,其分布面积分别占东太湖植被总面积的30.7%、17.2%、16.7%、15.8%、9.3%。随着对东太湖的不断改造和资源的不断利用,20世纪60年代东太湖人工种植沼泽植被菰群丛,20世纪80年代初环湖水陆交错带被围垦而芦苇群丛消失,微齿眼子菜替代竹叶眼子菜而占据东太湖40%的水面。近10a来,东太湖网围养蟹迅速发展,占全湖总植被面积25.6%的沼泽植物——菰群丛及其占40%的微齿眼子菜群丛被清除,外来种伊乐藻和无根植物金鱼藻分布面积达90%的湖区。东太湖水生植被由20世纪50年代的原生演替到现在的次生演替,群落演变激烈,同时东太湖沼泽化进程加剧。
引用
收藏
页码:1541 / 154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1]  
The importance of sediment phosphorus release in the restoration of very shallow lakes (The Norfolk Broads, England) and implications for biomanipulation[J] . Geoffrey Phillips,Roselyn Jackson,Claire Bennett,Alison Chilvers.Hydrobiologia . 1994 (1)
[12]  
Can Chara control phosphorus cycling in Lake ?uknajno (Poland)?[J] . Lech Kufel,Teresa Ozimek.Hydrobiologia . 1994 (1)
[13]  
Can macrophytes be useful in biomanipulation of lakes? The Lake Zwemlust example[J] . Teresa Ozimek,Ramesh D. Gulati,Ellen Donk.Hydrobiologia . 1990 (1)
[14]   东太湖围网养鱼后生态环境的演变 [J].
杨清心,李文朝 .
中国环境科学, 1996, (02) :101-106
[15]   高密度网围养鱼对水生植被的影响及生态对策探讨 [J].
杨清心,李文朝 .
应用生态学报, 1996, (01) :83-88
[16]   水生植物群落动态与演替的研究 [J].
于丹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4, (04) :372-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