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羌塘中部榴辉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111
作者
李才 [1 ]
翟庆国 [2 ]
董永胜 [1 ]
黄小鹏 [1 ]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羌塘; 榴辉岩; 大地构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3 [变质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羌塘中部的白云母蓝闪石片岩和石榴石白云母片岩中发现透镜体产出的榴辉岩,大地构造位置位于龙木错-双湖板块缝合带的南侧.蓝闪石40Ar-39Ar年龄为220Ma,白云母40Ar-39Ar年龄221.9Ma.榴辉岩主要由石榴石、绿辉石、多硅白云母和金红石等矿物所组成,绿辉石含有32.7%38.95%的硬玉分子.地质温压计估算表明,榴辉岩相变质作用发生在温度不超过500℃,压力在1.56~2.35GPa的条件.青藏高原羌塘榴辉岩的发现进一步说明羌塘中部可能存在印支期的板块缝合带,对探讨羌塘地区的古板块体制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1] 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与石炭二叠纪冈瓦纳北界
    李才
    [J].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87, (02) : 155 - 166
  • [12] D. J. Ellis,D. H. Green.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effect of Ca upon garnet-clinopyroxene Fe-Mg exchange equilibria[J].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1979
  • [13] 王成善等著.西藏羌塘盆地地质演化与油气远景评价[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1
  • [14] 李才等著.西藏龙木错—双湖古特提斯缝合带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