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图符号的实指和虚指——文学与图像关系新论

被引:120
作者
赵宪章
机构
[1] 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虚指; 实指; 相似性; 语象; 类似性; 图像; 符号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I0-05 [文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1 ;
摘要
语言和图像有着不同的意指功能:前者是实指符号,后者是虚指符号,从而导致文学崇实、绘画尚虚的艺术风格及其不同的评价标准。语言和图像的关系史证明,能指和所指关系的"任意性"造就了语言的实指本性,"相似性"原则决定了图像的隐喻本质和虚指体性。人为的制作工艺及其对于视觉机制的迎合,使图像符号作为"假相"具有了合法性;但是语言作为实指符号本身并不会"说谎","谎言"来自使用语言说话的人。进一步探讨可以发现,"隐喻"作为语言修辞意味着语言的图像化、虚指化,即语言脱离实指功能、变身为图像(语象)隐喻,从而滑向虚拟的文学空间。语图符号的实指和虚指并行而不悖,语言实指和语象虚指的交互变体而成就了文学。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语图互仿的顺势与逆势——文学与图像关系新论 [J].
赵宪章 .
中国社会科学, 2011, (03) :170-184+223
[2]   漫谈朱元璋画像之谜 [J].
夏玉润 .
紫禁城, 2008, (04) :192-203
[3]  
论意义.[M].(法)A.J.格雷马斯(AlgirdasJulienGreimas)著;吴泓缈;冯学俊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4]  
林中路.[M].(德)马丁·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著;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5]  
传播的偏向.[M].(加)哈罗德·伊尼斯(HaroldInnis)著;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  
哲学研究.[M].(英)维特根斯坦著;陈嘉映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7]  
不论.[M].(英)约翰·巴罗(JohnBarrow)著;李新洲等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8]  
论文字学.[M].(法)雅克·德里达(JacquesDerrida)著;汪堂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9]  
信号·符号·语言.[M].(苏)潘诺夫(Панов;Е.Н.)著;王仲宣;何纯良译;.三联书店.1991,
[10]  
符号学理论.[M].[意]乌蒙勃托·艾柯 著;卢德平 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