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涡相容的海洋环流模式模拟的印度尼西亚贯穿流

被引:6
作者
李薇
刘海龙
张学洪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涡相容的海洋环流模式; 印度尼西亚贯穿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1.27 [大洋环流];
学科分类号
0707 ;
摘要
以1958~2001年ERA40风应力强迫分辨率为0.5×0.5的准全球海洋环流模式LICOM1.0, 建立了高分辨率印度尼西亚海上层环流的长时间序列. 模拟结果合理再现了以望加锡海峡为印度尼西亚贯穿流(ITF)主要通道的基本流场. 模拟ITF年平均流量14.5 Sv, 其中上层700 m年平均流量13.2 Sv. ITF流量的季节变化主要是年周期信号. 与观测结果相比, 模拟ITF流量的年平均值与季节变化特征都是合理的. 模拟ITF流量年际异常与Ni駉3.4指数有显著的负相关(-0.65), 太平洋的年际异常是影响ITF流量变化的主要因子. 模拟结果中, ITF流量与太平洋、印度洋年际异常的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 在某些年份(例如1994年), 印度洋偶极子(IOD)强信号对ITF流量的影响超过了ENSO信号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2001 / 200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印度尼西亚贯通流年代际变化及成因分析 [J].
孟祥凤 ;
吴德星 ;
胡瑞金 ;
兰健 .
科学通报, 2004, (15) :1547-1555
[2]   一个大洋环流模式和相应的海气耦合模式的评估 I.热带太平洋年平均状态 [J].
张学洪 ;
俞永强 ;
宇如聪 ;
刘海龙 ;
周天军 ;
李薇 .
大气科学, 2003, (06) :949-970
[3]   1997~1998年El Ni(?)o期间印度洋和西太平洋上层海洋的联系 [J].
王东晓 ;
刘赟 ;
刘钦燕 ;
施平 .
自然科学进展, 2003, (09) :63-69+115
[4]   中国近海域际水、热、盐输运:全球变网格模式结果 [J].
方国洪 ;
魏泽勋 ;
王凯 ;
崔秉昊 ;
方越 ;
李薇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12) :969-977
[5]  
Fundamental Framework and Experiments of the ThirdGeneration of IAP/LASG World Ocean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J]. 金向泽,张学洪,周天军.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1999(02)
[6]   Effects of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in the eastern Indian Ocean on the Indonesian throughflow [J].
Masumoto, Y .
JOURNAL OF OCEANOGRAPHY, 2002, 58 (01) :175-182
[7]  
A sverdrup model of the depth-integrated flow for the world ocean allowing for island circulations[J] . J. S. Godfrey.Geophysical & Astrophysical Fluid Dynamics . 1989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