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贯通流年代际变化及成因分析

被引:5
作者
孟祥凤
吴德星
胡瑞金
兰健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物理海洋研究所
[2]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物理海洋研究所 青岛
[3] 青岛
关键词
印度尼西亚贯通流; 年代际变化; 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1.2 [海洋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0707 ;
摘要
基于最新SODA资料研究了印度尼西亚贯通流(Indonesian throughflow, ITF)体积和热量输运的年代际变化, 并对其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结果表明: ITF体积输运年代际变化主要产生在714m以浅, 热量输运的年代际变化主要在450m以浅. Davao南侧、新几内亚岛北侧和澳洲西北侧海域不同深度以上垂向积分海水压力年代际变化较为一致; 澳洲西北侧与Java岛南侧海域的垂直积分压力差与ITF体积输运在年代际尺度上具有最好的对应关系. 基于绕岛环流理论分析了年代际尺度上太平洋风应力与ITF体积输运的关系, 指出澳大利亚南端纬线上和赤道太平洋的纬向风应力积分是ITF年代际变化的主要贡献者, 赤道太平洋的纬向风应力积分决定了ITF年代际变化的相位. 上述结果说明热带海区的大气强迫和海洋调整过程均对ITF年代际变化有重要的贡献.
引用
收藏
页码:1547 / 155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一个涡相容的海洋环流模式模拟的印度尼西亚贯穿流 [J].
李薇 ;
刘海龙 ;
张学洪 .
科学通报, 2004, (19) :2001-2006
[2]   1997~1998年El Ni(?)o期间印度洋和西太平洋上层海洋的联系 [J].
王东晓 ;
刘赟 ;
刘钦燕 ;
施平 .
自然科学进展, 2003, (09) :63-69+115
[3]   中国近海域际水、热、盐输运:全球变网格模式结果 [J].
方国洪 ;
魏泽勋 ;
王凯 ;
崔秉昊 ;
方越 ;
李薇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12) :969-977
[4]   南海海面高度和输运流函数:全球变网格模式结果 [J].
魏泽勋 ;
方国洪 ;
何宜军 ;
崔秉昊 ;
方越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12) :987-994
[5]   热带西太平洋环流及其季节变化 [J].
王凡 ;
胡敦欣 ;
张平 ;
H.Seidel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1, (23) :1998-2002
[6]  
In tr as eason aleddie sintheSulaw esiseasimulatedinanoceangeneralcirculationmodel .2 Masum otoY,K ag imotoT,Yosh ida M,etal. GeophysicalResearchLetters .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