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麦种子外观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

被引:7
作者
王瑞清 [1 ]
闫志顺 [2 ]
李诚 [3 ]
邵红雨 [3 ]
曹连莆 [3 ]
机构
[1] 塔里木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五团
[3]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小黑麦; 籽粒外观品质; 遗传效应; 加性效应; 显性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4 [小黑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研究小黑麦外观品质性状的遗传规律,利用SD 04-1等6个小黑麦品种进行完全双列杂交,采用胚乳性状的遗传模型及其分析方法对亲本和F1所结种子的粒长、粒宽、粒厚等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种子外观性状的表现同时受制于胚乳核基因、母体植株基因和细胞质基因三套遗传体系。控制种子粒长的遗传效应主要是种子直接加性效应(VA=0.138**),种子的粒宽、粒厚、长宽比和长厚比的遗传效应主要受母体显性效应控制(母体遗传方差占总遗传方差的35.59%-51.52%),粒长和粒厚存在细胞质效应。研究还发现,小黑麦粒长、长宽比、长厚比以胚乳直接遗传率为主,粒厚的细胞质遗传率也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就外观性状总体情况而言,参试亲本以P1(SD 04-1)、P3(04草鉴3)为好,其三种遗传效应能显著改善多数外观性状。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小黑麦生物学特性、营养价值及利用前景 [J].
孙敏 ;
郭媛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3) :200-203
[2]   小黑麦的生产特性及开发利用前景 [J].
董卫民 ;
张少敏 ;
王宏 ;
李风兰 .
当代畜牧, 2002, (02) :33-35
[3]   数量性状遗传分析的新方法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J].
朱军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0, (01) :3-8
[4]   籼稻稻米外观品质的细胞质、母体和胚乳遗传效应分析 [J].
石春海 ;
朱军 .
生物数学学报, 1996, (01) :73-81
[5]   二棱大麦籽粒外观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 [J].
徐绍英,陈文华,张伟梅,蔡仁祥,朱军 .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94, (06) :593-598
[6]   胚乳性状的遗传模型及其分析方法 [J].
朱军 ;
许馥华 .
作物学报, 1994, (03) :264-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