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东区峰林平原岩溶地下水示踪试验与分析

被引:22
作者
王开然 [1 ,2 ]
姜光辉 [1 ]
郭芳 [1 ]
周文亮 [1 ,2 ]
陈国富 [1 ,2 ]
梁毅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 岩溶地质研究所 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2]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3] 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峰林平原; 地下水; 岩溶含水层; 示踪试验; 桂林东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134 [岩溶水];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为查明桂林东区峰林平原地下水系统的结构特征,在岩溶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人工取样并采用高分辨率野外荧光仪,对桂林东区峰林平原区投放的示踪剂荧光素钠的接收情况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峰林平原区地下水的出露比较多,主要以沟渠、湖塘、民井等为主,其中1号点初现时间为第22天,最大视流速为19.5 m/d,平均视流速4.9 m/d,说明本试验段内地下径流为典型的面状流态,岩溶含水介质比较均匀。峰林平原区岩溶含水层结构岩溶化程度很高,呈网络状,存在统一的地下水位,岩溶发育较均一,同时也存在较大的裂隙甚至较大规模的管道和地下河系统,容易形成岩溶地下水优先流。
引用
收藏
页码:454 / 45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某傍河研究区的地下水化学分析 [J].
王俊杰 ;
何江涛 ;
张昕 ;
李鹏 ;
陆燕 ;
刘丽雅 .
现代地质, 2010, 24 (05) :1000-1006
[2]   高精度地下水示踪技术及其应用——以毛村地下河流域为例 [J].
何师意 ;
Michele L ;
章程 ;
汪进良 ;
李强 .
地球学报, 2009, 30 (05) :673-678
[3]   太原盆地地下水系统水化学特征及形成演化机制 [J].
李向全 ;
侯新伟 ;
周志超 ;
刘玲霞 .
现代地质, 2009, 23 (01) :1-8
[4]   在线技术在岩溶地下水示踪试验中的应用——以青木关地下河系统岩口落水洞至姜家泉段为例 [J].
杨平恒 ;
罗鉴银 ;
彭稳 ;
夏凯生 ;
林玉石 .
中国岩溶, 2008, (03) :215-220
[5]   岩溶动力学的理论探索与实践 [J].
袁道先 ;
章程 .
地球学报, 2008, (03) :355-365
[6]   当代水文地质学发展趋势与对策 [J].
张人权 ;
梁杏 ;
靳孟贵 ;
周爱国 ;
孙蓉琳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5, (01) :51-56
[7]   对南方岩溶石山地区地下水资源及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的一些意见 [J].
袁道先 .
中国岩溶 , 2000, (02) :2-7
[8]   表层岩溶带的岩溶动力学特征及其环境和资源意义 [J].
蒋忠诚 ;
袁道先 .
地球学报, 1999, (03) :302-308
[9]   试用示踪剂浓度——时间曲线分析岩溶管道的结构特征 [J].
杨立铮 ;
刘俊业 .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1979, (04) :44-49
[10]  
桂林岩溶水资源评价及其方法[M]. 重庆出版社 ,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编著,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