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加密自动气象观测站和国家气象观测站的山东省极端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的对比分析

被引:27
作者
侯淑梅 [1 ,2 ]
孙敬文 [3 ]
孙鹏程 [4 ]
谷山青 [5 ]
邱粲 [6 ,7 ]
刘程 [4 ]
机构
[1] 山东省气象台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4] 山东省海阳市气象局
[5] 山东省滨州市气象局
[6] 上海师范大学地理系
[7] 山东省气候中心
关键词
加密自动气象观测站; 极端短时强降水; 对比分析; 阈值; 时空分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 [降水];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2008—2017年4一10月山东省加密自动气象观测站(简称全部站)和国家气象观测站(简称国家站)逐小时1 mm以上降水量资料,通过对比分析,探究不同分辨率数据对极端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的刻画效果。结果表明如下:全部站小时降水量的偏态特征比国家站明显,若分析小时降水量的平均状态,两者均具有代表性,若分析短时强降水的极端性,全部站数据更具有优越性。将各站第99.5%分位数作为极端短时强降水的阈值最合理,全部站和国家站对于30~45 mm阈值的空间分布特征相似,45 mm以上的阈值,全部站的数值和范围均大于国家站。山东省大部地区的极端短时强降水强度集中在40~60 mm·h-1,全部站和国家站在此区间的空间分布特征相似。国家站数据不能刻画40 mm·h-1以下和60 mm·h-1以上的极端短时强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极端短时强降水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密切相关。鲁东南地区的极端短时强降水强度、日最大降水量及夏季降水量、年降水量均居山东省之首,鲁西北地区虽然强降水频次高、强度大,但与年降水量和夏季降水量没有正相关关系。全部站与国家站极端短时强降水频次的月变化和日变化特征一致,但国家站不能完全代表山东省极端短时强降水强度的月变化和日变化平均状况,全部站数据能更准确地反映山东省的时间变化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200 / 21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1]   山东省汛期小时降水过程时空分布特征 [J].
董旭光 ;
顾伟宗 ;
邱粲 ;
曹洁 .
气象, 2018, 44 (08) :1063-1072
[2]   2017年5月7日广州极端强降水对流系统结构、触发和维持机制 [J].
田付友 ;
郑永光 ;
张小玲 ;
张涛 ;
林隐静 ;
张小雯 ;
朱文剑 .
气象, 2018, 44 (04) :469-484
[3]   1981-2015年中国95°E以东区域性暴雨过程时、空分布特征 [J].
牛若芸 ;
刘凑华 ;
刘为一 ;
赵晓琳 .
气象学报, 2018, 76 (02) :182-195
[4]   山东省汛期小时极端强降水分布和变化特征 [J].
董旭光 ;
顾伟宗 ;
曹洁 ;
孟祥新 .
气象, 2017, 43 (08) :953-961
[5]   华北地区夏季降水日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 [J].
韩函 ;
吴昊旻 ;
黄安宁 .
大气科学, 2017, 41 (02) :263-274
[6]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Extreme Rainfall over China with Hourly through 24-Hour Accumulation Periods Based on National-Level Hourly Rain Gauge Data[J]. Yongguang ZHENG,Ming XUE,Bo LI,Jiong CHEN,Zuyu TAO.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6(11)
[7]   华南暖区暴雨研究进展 [J].
何立富 ;
陈涛 ;
孔期 .
应用气象学报 , 2016, (05) :559-569
[8]   江淮流域持续性极端降水及预报方法研究进展 [J].
翟盘茂 ;
李蕾 ;
周佰铨 ;
陈阳 .
应用气象学报, 2016, 27 (05) :631-640
[9]   山东中部一次强对流天气的中尺度结构和闪电特征分析 [J].
朱义青 ;
赵海军 ;
庄重 ;
高安春 ;
曹张驰 ;
张品竹 ;
刘英杰 .
干旱气象, 2015, (05) :830-837
[10]   山东省1961~2010年降水的非均匀性特征 [J].
万明波 ;
董旭光 .
干旱气象, 2015, (04) :566-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