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霾的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47
作者
史军 [1 ]
崔林丽 [2 ]
机构
[1] 上海市气候中心
[2] 上海市卫星遥感与测量应用中心
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霾; 演变特征; 影响因素; 大气污染; 气象条件; 长江三角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重建了长江三角洲1961~2007年霾气候数据序列,分析了霾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城乡差异,并探讨了大气污染以及地面和近地层气象条件对霾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湿度—能见度指数参与霾气候序列重建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过去47a间,长江三角洲霾日数总体上呈逐渐增多的趋势,并且四季霾日数都增加.空间上,整个长江三角洲霾日数基本上都呈增加趋势,并以杭州和南京增加最多.近30a来长江三角洲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城镇乡村站间霾日数变化具有明显差异.地面气象要素中风速和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与霾发生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在霾天气过程和对应的清洁过程,近地层温度、位势高度和风场也都具有明显的差异.长江三角洲霾变化趋势与我国京津冀、珠江三角洲等地的变化一致.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尤其是细颗粒物的增加是霾出现频率增加的可能原因,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区域城市化造成的气象条件改变也有利于霾日的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2113 / 212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Enhancements of Major Aerosol Components Due to Additional HONO Sources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and Implications for Visibility and Haze[J]. 安俊岭,李颖,陈勇,李健,屈玉,汤宇佳.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3(01)
[2]   广州地区灰霾与清洁天气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J].
吴蒙 ;
范绍佳 ;
吴兑 ;
廖碧婷 ;
李海燕 .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08) :1409-1415
[3]   河北及周边地区霾污染特征的模拟研究 [J].
王丽涛 ;
潘雪梅 ;
郑佳 ;
程丹丹 ;
魏巍 .
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2 (04) :925-931
[4]   京津冀区域霾天气特征 [J].
赵普生 ;
徐晓峰 ;
孟伟 ;
董璠 ;
何迪 ;
石庆峰 ;
张小玲 .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01) :31-36
[5]   江苏省一次重霾污染天气的特征和机理分析 [J].
朱佳雷 ;
王体健 ;
邢莉 ;
穆青 ;
周德荣 .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 (12) :1943-1950
[6]   大气复合污染及灰霾形成中非均相化学过程的作用 [J].
朱彤 ;
尚静 ;
赵德峰 .
中国科学:化学, 2010, 40 (12) :1731-1740
[7]   南京霾天气的特征分析和影响因子初探 [J].
魏建苏 ;
孙燕 ;
严文莲 ;
陈曲 ;
吴洁 .
气象科学, 2010, 30 (06) :868-873
[8]   上海霾气候数据序列重建及其时空特征 [J].
史军 ;
吴蔚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 (09) :1029-1036
[9]   华东雾和霾日数的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J].
史军 ;
崔林丽 ;
贺千山 ;
孙林 .
地理学报, 2010, 65 (05) :533-542
[10]   北京雾、霾天细粒子质量浓度垂直梯度变化的观测 [J].
樊文雁 ;
胡波 ;
王跃思 ;
王式功 ;
孙扬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9, 14 (06) :63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