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阆中—南部地区茅口组礁滩相储层预测

被引:10
作者
陈汉军 [1 ,2 ]
吴亚军 [1 ,2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北; 早二叠世; 礁滩; 储集层; 地震响应; 特征; 勘探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四川盆地北部阆中—南部(地名)地区处于川北坳陷与川中隆起的斜坡部位,具有优越的油气成藏条件。下二叠统茅口组沉积时处于台地边缘相带,东吴运动使其顶部长时间暴露地表。这种沉积环境不仅在沉积期有利于礁滩相岩溶改造型储层的发育,而且在成岩期也有利于建设性成岩作用的发生,同时还有利于裂缝的发育,因而对茅口组礁滩相储层进行预测对本区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参考川东北普光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结合本区茅口组储层特征,对研究区储层地震响应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茅口组有利的储层发育带:位于工区西南部呈NW-SE条带状展布的礁滩相储层。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5+133 +133-13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川东北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礁滩相储层预测 [J].
刘殊 ;
唐建明 ;
马永生 ;
赵爽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3) :332-339+347
[2]   川东北地区普光气田长兴—飞仙关气藏成藏模式与成藏过程 [J].
马永生 ;
傅强 ;
郭彤楼 ;
杨凤丽 ;
周祖翼 .
石油实验地质, 2005, (05) :35-41
[3]   四川盆地天然气的碳同位素特征 [J].
戴金星 ;
夏新宇 ;
卫延召 ;
陶士振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1, (02) :115-121+132
[4]  
碳酸盐岩储层沉积学[M]. 地质出版社 , 马永生等著, 1999
[5]  
天然气地质学[M]. 科学出版社 , 包 茨主编, 1988
[6]  
川北阆中—南部地区海相预探井地质论证报告. 吴亚军. .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