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身份理论的生成轨迹

被引:3
作者
徐明玉 [1 ,2 ]
机构
[1] 辽宁大学文学院
[2] 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身份; 文化身份; 霍尔;
D O I
10.19496/j.cnki.ssxb.2019.04.021
中图分类号
G112 [文化专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05 ; 0503 ;
摘要
早在20世纪80-90年代,国内学者就开始进行文化研究,身份和文化身份始终是文化研究的关键词。在国内研究中,许多学者认为身份即是认同,对身份/认同的使用和界定比较模糊和混乱。造成这种现象的部分原因在于与汉语身份对应的英文词汇identity一词多义,这个英文词汇在语义上具有模糊性,在内涵上具有包容性。但究其根源还在于学界对它的认识不够清晰,甚至存在误读,"成问题的"身份直接导致"成问题的"文化身份。霍尔是英国文化研究的领军人物,身份和文化身份问题一直是其理论研究的关切点。深入梳理霍尔的理论文献,探究霍尔文化身份的理论演进,定会为明晰身份和文化身份提供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2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从辩证法到延异:反思斯图亚特·霍尔晚期作品中的混杂化[J]. 理查德·L·W·克拉克,宗益祥. 山东社会科学. 2015(03)
[2]   “被叙述的自身”——利科叙事身份/认同概念浅析 [J].
刘惠明 .
现代哲学, 2010, (06) :81-88
[3]   文学与认同 [J].
周宪 .
文学评论, 2006, (06) :5-13
[4]   文学研究中的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问题 [J].
阎嘉 .
江西社会科学, 2006, (09) :62-66
[5]   身份认同导论 [J].
陶家俊 .
外国文学, 2004, (02) :37-44
[6]   同一与差异:从现代到后现代身份认同 [J].
陶家俊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4, (02) :114-118
[7]   文学研究中的文化身份问题 [J].
王宁 .
外国文学, 1999, (04) :48-51
[8]   全球化、文化认同与后殖民批评 [J].
陶东风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1998, (06) :50-53
[9]   战后新、马华人“文化认同”问题 [J].
林彦群 .
南洋问题, 1986, (04) :72-83
[10]  
文化研究读本[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罗钢,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