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的转向与乡村振兴的机遇

被引:4
作者
陈鹏 [1 ,2 ]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
[2]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城镇化; 逆城镇化; 乡村振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城镇化发展进程与乡村命运有着密切的内在关联。城镇化进程就是人口和资本等要素不断从乡村空间向城镇空间流动的过程。城镇化初期,少数进城务工群体将务工获得的收入带回了乡村,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乡村地区的发展。而伴随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乡村地区出现了人口和资本等要素的持续性流出,乡村衰败开始凸显。随后,伴随城镇化高潮的褪去,逆城镇化阶段开始到来,资源和要素开始一定程度地向乡村地区回流,在城市对周边区域特别是乡村地区产生的扩散效益的带动下,乡村振兴的步伐悄然启动,假以时日,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也必将实现。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5+158 +15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乡愁生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背景下中西部乡村振兴的实现 [J].
张劲松 .
江苏社会科学 , 2018, (02) :6-16
[2]   福利约束与农业转移人口逆城镇化倾向 [J].
齐红倩 ;
席旭文 ;
刘岩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 28 (01) :16-25
[3]   振兴乡村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J].
党国英 .
理论探讨, 2018, (01) :86-91
[4]   精英培育、秩序重构与乡村复兴 [J].
沈费伟 ;
刘祖云 .
人文杂志, 2017, (03) :120-128
[5]   “逆城镇化”大潮来了吗 [J].
李培林 .
人民论坛, 2017, (03) :60-61
[6]   中国乡村复兴研究:学术进展与未来走向 [J].
沈费伟 ;
刘祖云 .
领导科学, 2016, (23) :12-15
[7]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 [J].
郑文堂 ;
邓蓉 ;
华玉武 ;
高建伟 .
现代化农业, 2015, (02) :46-48
[8]   转型期乡村文化“公共性”消解与再造 [J].
张胜前 .
商业时代, 2012, (27) :21-22
[9]   “绿色崛起”与“都市突破”——中国城市社区自治与农村村民自治比较 [J].
徐勇 .
学习与探索, 2002, (04) :32-37
[10]  
特色小镇助力地方乡村振兴.[N].张一鸣;孙天琪;.中国经济时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