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7日南京短时暴雨的中尺度特征分析

被引:40
作者
王啸华 [1 ,2 ]
吴海英 [2 ]
唐红昇 [3 ]
喜度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2] 江苏省气象台
[3] 江苏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
关键词
中尺度对流系统; 对流云团; 地面辐合线; 低空急流; 低空切变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2 [液态降水(降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FY-2C卫星红外辐射亮度温度(TBB)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加密自动站资料、NECP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对2009年7月7日发生在南京地区的一次短时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有利的天气尺度背景形势下,多个中尺度对流系统在南京地区合并,合并后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强度强,移速慢,造成了南京地区的强降水。这次短时暴雨的中尺度特征在云图TBB资料上表现为对流云团合并后强度和范围显著增强,移速缓慢,TBB梯度大值区在南京地区停留;在地面风场上体现为南移的中尺度辐合线与南京地区局地生成的中尺度辐合中心合并,使得地面风场辐合显著增强;在雷达回波上表现为,南京地区上空不断有对流单体并入形成大面积高效率降水回波,镶嵌其中的γ尺度对流单体沿着相同方向依次通过南京地区。分析中还发现,低空急流、低空切变线是这次短时暴雨天气过程的重要影响系统,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可以识别和分析它们的发展、变化特征,为短时暴雨的临近预报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060 / 106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 江西8种强对流天气形势与云型特征分析
    许爱华
    马中元
    叶小峰
    [J]. 气象, 2011, 37 (10) : 1185 - 1195
  • [2] 2009年山西5次横切变暴雨的对比分析
    苗爱梅
    贾利冬
    李苗
    晋立军
    范光海
    [J]. 气象, 2011, 37 (08) : 956 - 967
  • [3] 苏北东部一次梅雨锋大暴雨过程的多尺度特征
    周宏伟
    王群
    裴道好
    盛也
    [J]. 气象, 2011, 37 (04) : 432 - 438
  • [4] 滁州地区不同类型特大暴雨过程的对比分析
    姚晨
    张雪晨
    毛冬艳
    [J]. 气象, 2010, 36 (11) : 18 - 25
  • [6] 一个长生命期中尺度对流系统维持机制的研究
    林宗桂
    李耀先
    林开平
    陈翠敏
    卢伟萍
    林墨
    [J]. 气象学报, 2009, 67 (04) : 640 - 651
  • [7] 天津一次突发性局地大暴雨中尺度分析
    何群英
    东高红
    贾慧珍
    孟冬梅
    于莉莉
    朱男男
    [J]. 气象, 2009, 35 (07) : 16 - 22+129
  • [8] 重庆2008年7月21日强对流天气成因及其特征
    牟容
    余君
    刘德
    [J]. 气象, 2009, 35 (05) : 49 - 54+133
  • [9] 2007年7月8日特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
    郑媛媛
    张小玲
    朱红芳
    叶金印
    方翔
    张娇
    张雪晨
    袁松
    施帅红
    [J]. 气象, 2009, 35 (02) : 3 - 7+129
  • [10] 2007年汛期淮河流域连续性大暴雨TBB场分析
    陈晓红
    胡雯
    周扬帆
    郑苏明
    余金龙
    [J]. 气象, 2009, 35 (02) : 57 -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