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男性青年营养状况的地区差异

被引:8
作者
尚磊
徐勇勇
杜晓晗
不详
机构
[1] 第四军医大学预防学系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2] 第四军医大学预防学系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西安
[3] 西安
基金
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
关键词
营养状况; 青年; 地区分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51 [营养学];
学科分类号
100403 ;
摘要
目的 通过大样本的抽样调查 ,观察和比较我国不同地区 17~ 2 1岁男青年营养状况的地区分布特点。方法 在全国 3 1个省 (市、自治区 )选择 10 0个县 (区 )作为抽样点 ,观察对象共计 73 0 0 0人。计算体质量指数 ,按国人肥胖评价标准 ,将观察对象分为消瘦、正常、超重和肥胖。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析BMI与机能指标、地理、气候因素间的关系。结果 全国男青年消瘦的检出率为 2 1 0 % ,超重的检出率为 6 2 % ,肥胖的检出率为 1 3 %。各地区的营养状况存在显著差异 ,华北地区消瘦的检出率最低 ,为 13 8% ,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最高 ,分别为 11 0 %和 3 1% ;西北地区的消瘦检出率最高 ,为 3 0 0 % ,中南地区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最低 ,分别为 3 4%和 0 6%。全国城市消瘦的检出率为 2 0 3 % ,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 8 7%和 2 2 % ,乡村消瘦的检出率为 2 1 4% ,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 4 7%和 0 8%。各地区城乡间比较 ,除西南地区城乡间无显著性差异外 ,其他地区城乡间均有显著性差异。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血压、肺活量、年龄为正影响 :年平均气温、海拔高度、日照时间和降雨量为负影响 (P <0 0 1) ;营养状况与地区有关。结论 营养状况存在地区差异 ,营养状况受居住地区影响 ,同时营养状况也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体重指数、腰围和腰臀比预测高血压、高血糖的实用价值及其建议值探讨 [J].
王文绢 ;
王克安 ;
李天麟 ;
向红丁 ;
马林茂 ;
富振英 ;
陈君石 ;
刘尊永 ;
白锦 ;
冯晋光 ;
金书香 ;
李彦琴 ;
秦汝莉 ;
陈泓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2, (01) :21-24+3
[2]   我国成人体重指数和腰围对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异常的预测价值:适宜体重指数和腰围切点的研究 [J].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2, (01) :10-15
[3]   中国儿童青少年肥胖与防治 [J].
宋刚 ;
李年铁 ;
扶健华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1, (S2) :345-347
[4]   重庆市市区学生机能发育状况及其与维尔维克指数的关系 [J].
王宏 ;
刘丽萍 .
中国公共卫生 , 2000, (02) :41-43
[5]   陕西省应征入伍公民体格状况及历史变化 [J].
徐勇勇 ;
尚磊 ;
潘峰 ;
郭祖超 .
解放军医学杂志, 1998, (05) :34-37
[6]   男青少年营养状况评价和体型图分析 [J].
季成叶 .
中国公共卫生, 1997, (11) :27-30
[7]   山东省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特征 [J].
张迎修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1997, (01) :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