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大豆蚜虫种群增长规律与防治指标

被引:8
作者
郑永利 [1 ]
姚士桐 [2 ]
机构
[1] 浙江省植物保护总站
[2] 海宁市植物保护站
关键词
鲜食大豆; 大豆蚜; 增长规律; 防治指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651 [大豆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大豆蚜Aphis glycinesMatsmura种群增长随时间而变化,符合Logistic增长模型,得出回归方程N=58.5330/(1+e4.8704-0.2274t),当t≈21时,可作为防治大豆蚜的关键时期,此时正值田间大豆苗期的营养生长盛期。大豆苗期随着蚜量上升,危害损失增加。根据田间蚜虫密度与危害损失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大豆蚜的防治指标可确定为平均每穴蚜量24头或800头/百株。
引用
收藏
页码:395 / 39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两种蚜茧蜂及其寄主蚜虫对大豆植株挥发性次生物质的触角电位反应 [J].
严福顺 ;
阎云花 ;
张瑛 ;
侯照远 ;
王琛柱 .
昆虫学报, 2005, (04) :509-513
[2]   大豆蚜虫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J].
刘振勇 ;
李唯实 .
作物杂志, 2005, (02) :40-40
[3]   辽宁省朝阳地区小麦蚜虫田间消长规律及防治适期 [J].
李学军 ;
王淑贤 ;
郑国 .
昆虫知识, 2005, (02) :155-157
[4]   大豆植株形态对大豆蚜寄生和天敌捕食的影响 [J].
高月波 ;
孙雅杰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4) :429-430+437
[5]   白背飞虱为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及防治指标的研究进展 [J].
刘光杰 ;
陈爱辉 ;
沈君辉 .
昆虫知识, 2003, (01) :1-5
[6]   大豆蚜生物学及防治研究 [J].
李长松 ;
罗瑞梧 ;
杨崇良 ;
尚佑芬 ;
赵玖华 ;
辛相启 .
大豆科学, 2000, (04) :337-340
[7]   大豆田昆虫群落时间结构的研究 [J].
胡务义 ;
方志俊 ;
胡盛根 .
昆虫知识, 1997, (05) :263-266
[8]   大豆蚜虫及其天敌田间消长规律 [J].
韩新才 .
湖北农业科学, 1997, (02) :22-24
[9]   大豆筛豆龟蝽为害损失率测定及其防治指标研究 [J].
陈桂华 ;
诸葛梓 ;
童彩文 .
昆虫知识, 1996, (04) :207-208
[10]   豆田害虫及其天敌生态位的研究 [J].
董慈祥 .
昆虫知识, 1996, (03) :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