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临沧地区公路两侧紫茎泽兰分布格局

被引:11
作者
张黎
马友鑫
李红梅
刘文俊
曹智伟
张强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关键词
紫茎泽兰; 分布格局; 公路效应; 外来植物; 临沧地区;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7.02.050
中图分类号
S451 [杂草];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云南省临沧地区是我国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传入最早和入侵危害最严重的地区。文章在该地区选取典型路段并设置了10个样地,以等级、路宽、路面状况、路龄、人类活动干扰不同的7条公路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紫茎泽兰生物量、株高和株数与距公路距离、公路宽度、景观类型、坡向及海拔的关系。结果表明,公路对紫茎泽兰生物量和株高有显著影响的最远距离为24m,而对株数的影响达34m;6m宽的公路对紫茎泽兰生物量和株数影响最显著,且路龄越长、交通干扰越大的公路两侧的紫茎泽兰入侵危害越严重;紫茎泽兰在公路附近的撂荒地和次生林两个景观类型中入侵危害严重,景观类型对生物量与坡向对株高的影响不显著,位于南坡公路附近的紫茎泽兰生物量和株数最高,研究发现公路附近紫茎泽兰总生物量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在1700m达最大,随后则降低。
引用
收藏
页码:516 / 52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红河流域的外来入侵植物 [J].
徐成东 ;
董晓东 ;
陆树刚 .
生态学杂志, 2006, (02) :194-200
[2]   地形因素对外来入侵种紫茎泽兰的影响 [J].
卢志军 ;
马克平 .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06) :761-767
[3]   光强对两种入侵植物生物量分配、叶片形态和相对生长速率的影响 [J].
王俊峰 ;
冯玉龙 .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06) :781-786
[4]   四川西南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入侵生境因子分析 [J].
孟秀祥 ;
冯金朝 ;
周宜君 ;
王富明 ;
曲木林古 ;
赵昌杰 ;
朱印酒 ;
杨红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4) :293-300
[5]   四川乐山地区紫茎泽兰的入侵定殖和风险评估 [J].
易建平 ;
印丽萍 ;
李大春 ;
李风婷 ;
叶军 .
植物检疫, 2003, (06) :333-336+319
[6]   论高速公路建设中的生态破坏及其恢复 [J].
孙青 ;
卓慕宁 ;
朱利安 ;
李定强 .
土壤与环境, 2002, (02) :210-212
[7]   紫茎泽兰的化学互感潜力(英文) [J].
宋启示 ;
付昀 ;
唐建维 ;
冯志立 ;
杨崇仁 .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3) :362-365
[8]   世界性恶性杂草──紫茎泽兰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J].
强胜 .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98, (04) :366-372
[9]   紫茎泽兰的分布、危害及防除意见 [J].
向业勋 .
杂草科学, 1991, (04) :10-11
[10]   紫茎泽兰在我国的分布、危害与防除途径的探讨 [J].
刘伦辉 ;
谢寿昌 ;
张建华 .
生态学报, 1985, (01)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