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小麦种植模式下长期定位施肥土壤氮的垂直变化及氮储量

被引:12
作者
李双来 [1 ]
胡诚 [1 ]
乔艳 [1 ]
陈云峰 [1 ]
刘国际 [1 ]
石红磊 [2 ]
机构
[1]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农业部武汉黄棕壤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2]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关键词
长期定位施肥; 土壤全氮; 氮储量;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0.06.036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研究不同的施肥方式对土壤全氮变化及氮储量的影响,1981年在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南湖试验站设置了施用有机肥与化肥的长期定位田间试验,2006年水稻收获后田间取样分析每个处理不同土层的全氮含量与氮储量。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单施化肥与单施有机肥0~20cm土层土壤的容重下降,化肥添加有机肥比相应的单施化肥的容重要低一些。除了对照之外,其它处理都是0~20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高于其它土层,氮肥配施有机肥处理0~20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最高。除了氮磷钾肥配施过量有机肥处理外,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土壤的全氮含量都高于单施化肥或单施有机肥处理,20~40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具有相似的规律。在0~20cm土层,与对照相比,单施氮肥及氮磷肥不能增加土壤全氮储量,但是化肥配施有机肥能够增加土壤全氮的储量。单施氮磷钾肥及单施有机肥也能够增加土壤全氮的储量。在0~20cm土层,氮肥配施有机肥处理的土壤全氮储量最多,达8.82t·hm-2,而氮肥处理的氮储量最低,仅为5.38t·hm-2。在100cm深度,与单施化肥及单施有机肥相比,化肥配施有机肥都增加了土壤全氮的储量。
引用
收藏
页码:1334 / 133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长期施用生物有机肥土壤的氮矿化 [J].
胡诚 ;
曹志平 ;
胡菊 ;
李双来 .
生态学报, 2009, 29 (04) :2080-2086
[2]   氮沉降对森林土壤主要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 [J].
张炜 ;
莫江明 ;
方运霆 ;
鲁显楷 ;
王晖 .
生态学报, 2008, (05) :2309-2319
[3]   潮棕壤不同利用方式有机碳剖面分布及碳储量 [J].
姜勇 ;
张玉革 ;
梁文举 ;
闻大中 .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03) :544-550
[4]   潮棕壤不同利用方式土壤氮的垂直变化及氮储量(英文) [J].
张玉革 ;
姜勇 ;
梁文举 ;
闻大中 ;
张玉龙 .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04, (03) :192-196+250
[5]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贮量的影响 [J].
吴建国 ;
张小全 ;
徐德应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4) :593-599
[6]   Long-term manuring and fertilization effects on soil organic carbon pools under a wheat–maize cropping system in North China Plain [J].
Wei Gong ;
Xiao-yuan Yan ;
Jing-yan Wang ;
Ting-xing Hu ;
Yuan-bo Gong .
Plant and Soil, 2009, 314 :6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