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合作治理的生成:从控制、竞争到合作

被引:18
作者
柳亦博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
合作治理; 社会组织; 控制; 竞争; 行动;
D O I
10.16240/j.cnki.1002-3976.2015.03.013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合作治理模式是社会治理系统在后工业社会不断自我建构的必然结果,是一种对传统社会治理的控制追求、"分工-协作"逻辑、科层制垂直组织架构以及"中心-边缘"结构全面扬弃和超越的治理模式。传统社会治理出现失灵的主要原因在于控制追求的二律背反以及在治理领域中竞争逻辑的自我否定。因此,实现"善治"需要从多元合作的维度去重构一个行动化而非制度化的社会治理网络,建构一种弹性迅捷、相互信任、资源共享、平等协商的合作治理行动者系统,共同应对不断涌现的复杂公共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9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政府引导视阈下的社会冲突治理:一个基于冲突治理结构的解释框架 [J].
柳亦博 .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14, 3 (02) :37-44
[2]   论主体多元化条件下的社会治理 [J].
张康之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2014, (02) :2-13
[3]   论传统与现代治理体系及其结构转型 [J].
施雪华 .
中国行政管理, 2014, (01) :12-14
[4]   民主的没落与公共性的扩散——走向合作治理的社会治理变革逻辑 [J].
张康之 ;
张乾友 .
社会科学研究, 2011, (02) :55-61
[5]  
合作的社会及其治理[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张康之, 2014
[6]  
服务型政府[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郁建兴, 2012
[7]  
揭开行政之恶[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美) 艾赅博, 2009
[8]  
论美国的民主[M]. 商务印书馆 , (法) 托克维尔 (Tocqueville,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