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沙波区海底强流的内波特征及其对沙波运动的影响

被引:19
作者
夏华永
刘愉强
杨阳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南海工程勘察中心
关键词
南海北部; 海底强流; 内波; 沙波移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1.24 [跃层与内波];
学科分类号
0707 ;
摘要
2008年3月6日至2008年4月9日,在南海北部外陆架与陆坡上的沙波区进行了海底流速的连续观测,观测结果表明潮流与海流较弱,但时有流速达30—77cm·s-1的海底强流发生。强流方向与南海北部内波传播方向相对应,多分布在偏NW向与偏SE向。偏SE向流强于偏NW向流,与内波在传播方向上的下坡流大于上坡流的特征一致。对流速序列进行了旋转功率谱分析,结果表明,高于M2分潮的频率中,众多的振荡分量具有内波流性质,说明阵发性强流为内波所致。采用观测流速计算了沙波的移动速度,计算结果得出强流能起动海底泥沙,由于NW向传播(上坡方向)的内波导致了SE向(下坡方向)的净流动,沙波偏SE向移动,但沙波移动速度不大,小型沙波移动速度小于1.6m·a-1。采用潮流、风暴潮耦合模型计算了强台风驱动的海底流速过程,表明潮流、风暴潮耦合也能移动海底沙波,但沙波移动方向与台风路径相关,不一定为SE向,且移动距离更小,潮流、风暴潮耦合不是沙波移动的主要动力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基于床面层能量平衡关系的推移质输沙率计算式 [J].
夏华永 ;
廖世智 ;
肖志建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6, (04) :1-9
[2]   南海北部海底沙波研究 [J].
吴建政 ;
胡日军 ;
朱龙海 ;
马芳 ;
刘剑伦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6) :1019-1023
[3]   南海东沙群岛以北海底沙波稳定性分析 [J].
彭学超 ;
吴庐山 ;
崔兆国 ;
刘胜旋 ;
王衍棠 .
热带海洋学报, 2006, (03) :21-27
[4]   潮流、风暴潮耦合模型推算珠江口海域极值流速 [J].
夏华永 ;
詹华平 ;
朱鹏利 ;
于斌 ;
夏综万 .
海洋工程, 2005, (02) :32-41
[5]   内波单独作用形成的深水沉积物波 [J].
张兴阳 ;
何幼斌 ;
罗顺社 ;
别必文 .
古地理学报, 2002, (01) :83-89
[6]   深水牵引流形成的床形单元组合 [J].
张兴阳 .
古地理学报, 2000, (02) :29-37
[7]   南海北部大陆坡区的突发性强流 [J].
方文东 ;
陈荣裕 ;
毛庆文 .
热带海洋, 2000, (01) :70-75
[8]   南海北部的潮波传播与海底沙脊和沙波发育 [J].
王文介 .
热带海洋, 2000, (01) :1-7
[9]   南海北部春季海流的垂向变化 [J].
邱章 ;
方文东 .
热带海洋, 1999, (04) :33-40
[10]   南海北部—观测点内潮特征的初步分析 [J].
邱章,徐锡祯,龙小敏 .
热带海洋, 1996,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