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捕获与流通过程中大黄鱼新鲜度与细菌种群的研究

被引:6
作者
郭全友 [1 ,2 ]
杨宪时 [1 ]
许钟 [1 ]
李学英 [1 ]
机构
[1] 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2]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关键词
大黄鱼; 鲜度; 细菌种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54.1 [基础科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大黄鱼栖息水域海水的卫生状况和新捕获、批发及零售大黄鱼的新鲜度进行评价,同时对细菌种群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23份海水样品中,粪大肠菌群达标率为95.7%。新捕获、流通环节中的大黄鱼新鲜度总体呈下降趋势,TVBN、菌落总数和假单胞菌数呈上升趋势。细菌种群结果显示,新捕获、流通环节的样品中革兰氏阴性菌为优势菌群,分别占75.4%、72.8%和87.5%。新捕获鱼细菌种类繁多,共检出20种细菌,主要由肠细菌科、假单胞菌属、腐败希瓦氏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玫瑰小球菌等组成;流通环节样品细菌种群逐渐变得简单,分别检出17种和11种细菌,其中不动细菌属、假单胞菌属、腐败希瓦氏菌、嗜冷杆菌等所占比例较高。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Effect of ungutting on microbiological; chemical and sensory properties of aquacultured sea bream (<Emphasis Type="Italic">Sparus aurata</Emphasis>) and sea bass (<Emphasis Type="Italic">Dicentrarchus labrax</Emphasis>) stored in ice.[J].S. Cakli;B. Kilinc;A. Cadun;T. Dincer;S. Tolasa.European Food Research and Technology.2006, 5-6
  • [2] 水产品加工技术.[M].(英)G.M.Hall著;夏文水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 [3] 海洋监测质量保证手册.[M].《海洋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编委会编;.海洋出版社.2000,
  • [4] 冷藏罗非鱼优势腐败菌的鉴定及其特征
    郭全友
    杨宪
    时许
    [J]. 食品与机械, 2009, 25 (03) : 87 - 90+98
  • [5] 养殖大黄鱼加工和冰藏过程中鲜度和细菌类型的变化
    郭全友
    许钟
    杨宪时
    [J]. 海洋渔业, 2008, (03) : 261 - 267
  • [6] 凡纳滨对虾养殖池水中氨化细菌的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张庆华
    戴习林
    李怡
    赵勇
    曾胡龙
    张军玉
    潘迎捷
    [J]. 水产学报, 2007, (05) : 692 - 698
  • [7] 冷藏养殖大黄鱼品质变化特征及细菌相分析
    郭全友
    许钟
    杨宪时
    [J].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6, (02) : 216 - 221
  • [8] 冷藏大黄鱼不同细菌生长模型的比较
    郭全友
    杨宪时
    [J]. 南方水产, 2005, (05) : 48 - 53
  • [9] 水产品中盐分测定方法的研究
    翟毓秀
    陈远惠
    付余强
    [J]. 海洋水产研究, 2002, (04) : 61 -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