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缺损与制度创新:创业资本研究的新视角

被引:4
作者
尹国俊
机构
[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财经学院
关键词
产权缺损; 制度创新; 创业资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1 [企业体制]; F272 [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1201 ;
摘要
产权制度安排对创业资本的运作效率产生几乎决定性的影响。在高度信息不对称和双层委托代理关系条件下,创业资本产权的合理配置应该是赋予创业资本组织相对独立而充分的产权,构建激励与约束相容的创业资本组织形式并在创业投资家和创业资本出资者之间分享剩余索取权,同时将控制权在创业投资家与创业企业家之间设计成随"状态"而变化的一种"状态依存权"。但我国的制度环境使高效率的产权安排难以形成,产权缺损是我国创业资本的制度特征,并由此造成了创业资本制度安排的停滞均衡。要打破这种低效率的制度均衡,就应该进行以确立创业资本完整私人产权为核心的制度创新。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我国创业投资政策回顾 [J].
朱冰 .
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 2005, (12) :32-34
[2]   风险资本家与企业家之间的控制权分配和转移 [J].
姚佐文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3) :26-28+60
[3]   美国创业投资发展的产权经济学分析 [J].
唐明哲 ;
曾健 .
世界经济文汇, 2001, (02) :17-19
[4]  
新制度经济学研究[M].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吕中楼著, 2005
[5]  
中国创业投资理论探索[M].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邓乐平主编, 2002
[6]  
所有权、控制与企业[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美)哈罗德·德姆塞茨(HaroldDemsetz)著, 1999
[7]  
制度经济学派[M]. 武汉出版社 , 傅殷才著, 1996
[8]  
价格管制理论 .2 张五常. 法律与经济学杂志 . 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