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0 条
太湖流域典型稻麦轮作农田稻季不施磷的农学及环境效应探究
被引:19
作者:
朱文彬
[1
,2
]
汪玉
[2
]
王慎强
[2
]
赵旭
[2
]
卢亚男
[2
,3
]
程谊
[2
]
司友斌
[1
]
机构:
[1]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3] 南京农业大学理学院
来源:
关键词:
稻季不施磷;
作物产量;
磷肥利用率;
土壤速效磷;
径流总磷;
经济效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43.1 [氮肥];
学科分类号:
090101 ;
摘要:
以太湖流域典型稻麦轮作农田为研究对象开展大田试验,通过设置稻麦季均施磷(PR+W,当前农民施肥习惯)、麦季施磷稻季不施磷(PW)、稻季施磷麦季不施磷(PR)以及稻麦季均不施磷(Pzero,对照)四种施磷处理,提出麦季施磷稻季不施磷(PW)的减磷措施。四年八季作物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PR+W处理相比较,PW处理的作物籽粒和秸秆产量均无显著变化,但却提高磷肥利用率3.54%,同时降低土壤速效磷累积量10.5%36.7%,减少径流总磷浓度12.0%。据此推算,如果一个稻季不施磷肥,太湖流域1.02×106hm2水稻土四年可节约P2O5约24万t,估算该流域每年可直接节约肥料投入成本3.06亿元。这表明采取麦季施磷稻季不施磷的减磷措施不仅能够保持稳产,而且可节约磷肥(磷矿)资源,降低水环境污染风险,具有农学、环境以及经济效益的三赢潜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129 / 1135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