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后再次妊娠时机的安全性探讨

被引:29
作者
王云霞 [1 ]
余艳红 [2 ]
钟梅 [2 ]
刘萍 [1 ]
贾晓婕 [1 ]
机构
[1] 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
[2]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妇产科
关键词
剖宫产术后; 疤痕子宫; 妊娠时机; 子宫破裂; 安全性;
D O I
10.13283/j.cnki.xdfckjz.2013.12.008
中图分类号
R719.8 [剖腹手术];
学科分类号
100211 ;
摘要
目的:从病理角度探讨剖宫产后妊娠的时机,分析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1日至6月30日在我院行腹壁疤痕剔除+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156例剖宫产术后晚期妊娠孕妇,术中观察盆腹腔粘连情况,准确测量子宫下段厚度。取出胎盘后,取下段切口边缘最薄处的子宫肌壁组织送病理,检查其组织成分,并在高倍镜下测算子宫下段平滑肌与胶原纤维的比例(平胶比例)并行血管计数。选取同期行选择性剖宫产的30例初产妇为对照。通过临床观察,探讨疤痕子宫不同间隔时间再次妊娠临产前及临产后对母儿安全的影响。结果:剖宫产术后7~11个月、1~2年、2~3年、3~4年、4~5年、5~6年妊娠者,子宫下段厚度分别为(0.56±0.28)cm、(0.55±0.27)cm、(0.62±0.26)cm、(0.56±0.26)cm、(0.66±0.25)cm和(0.66±0.25)cm;平胶比例分别为2.98±0.97、2.83±1.54、2.49±0.93、2.26±0.94、2.47±1.14、2.81±0.98);血管计数分别为(18.43±8.24、19.45±4.61、18.07±4.55、20.31±6.01、20.44±6.10、18.14±4.06),以上6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剖宫产术后8年以上(8~11年)妊娠者,子宫下段厚度明显变薄,平胶比例降低,血管计数减少;与术后1~6年妊娠者及初次剖宫产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术后1~6年妊娠者的子宫下段厚度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平胶比例低于对照组,血管计数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术1年后开始妊娠是较安全的;术后8年尤其是10年以上妊娠者,子宫破裂风险明显增加,应密切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及时予以适当的产科处理。
引用
收藏
页码:975 / 97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二次剖宫产间隔时间长短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J].
朱炯 .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3, 13 (02) :66-67
[2]   妊娠晚期疤痕子宫不全破裂18例临床分析 [J].
何宏舸 .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 5 (14) :93-94
[3]   静止状态的疤痕子宫不全破裂的临床分析 [J].
李秀艳 ;
王长凯 .
辽宁医学院学报, 2010, 31 (06) :498-499+513
[4]   瘢痕子宫产生的常见原因及其对远期妊娠的影响 [J].
熊钰 ;
李笑天 .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0, 26 (08) :577-579
[5]   中国剖宫产现状及其远期影响 [J].
廖予妹 ;
耿正惠 .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0, 26 (08) :630-632
[6]   疤痕子宫短期内妊娠的安全性分析 [J].
陈义松 ;
华克勤 .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09, 18 (09) :648-651
[7]   剖宫产子宫疤痕病理与临床的关系 [J].
冯令达 ;
顾静珍 ;
陆慧娟 ;
朱建龙 ;
翁雷 ;
朱万里 ;
吴学浙 ;
邵敬於 .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07, (03) :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