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生态承载力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41
作者
沈威
鲁丰先
秦耀辰
谢志祥
李阳
机构
[1]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城市生态承载力; 时空格局; 影响因素; 长江中游城市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我国的典型生态敏感区和重点开发区,科学评价其生态承载力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从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结构特征出发,选择状态空间法从社会经济协调力、资源环境支撑力和生态弹性力3个维度构建了城市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空间分析、多元回归、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深入分析了2006—2015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生态承载力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2006—2015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生态承载力指数总体呈波动上升的"W"型走势,社会经济协调力维度呈波动下降的趋势,而资源环境支撑力和生态弹性力维度整体呈波动上升的趋势;②从空间格局来看,2006—2015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生态承载力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关联性与异质性,环洞庭湖地区和环鄱阳湖城市群地区形成两大高值集聚区,而在武汉城市圈和环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域形成两大低值集聚区;③社会发展水平、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效率、资源供给状况和环境污染治理水平等要素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生态承载力空间分异格局的影响较为显著,影响强度具有空间异质性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3937 / 3951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生态敏感性与PSR模型的生态承载力空间分析 [J].
荣月静 ;
郭新亚 ;
杜世勋 ;
李霞 ;
宁婷 ;
张梦莹 .
水土保持研究, 2019, 26 (01) :323-329
[2]   基于生态足迹-服务价值法的生态承载力时空演化 [J].
王恒博 ;
姚顺波 ;
郭亚军 ;
赵敏娟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18, (10) :2316-2327
[3]   生态脆弱区榆林三维生态足迹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J].
杨屹 ;
胡蝶 .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 (07) :1204-1217
[4]   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承载力时空格局研究 [J].
王维 ;
张涛 ;
王晓伟 ;
文春生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 (12) :1963-1971
[5]   基于生态足迹的武汉城市圈生态承载力评价和生态补偿研究 [J].
杨璐迪 ;
曾晨 ;
焦利民 ;
刘钰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 (09) :1332-1341
[6]   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J].
沈威 ;
杜巧艳 ;
李永贺 ;
赵威 ;
鲁丰先 ;
周雨石 ;
申智锋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51 (04) :534-541
[7]   喀斯特地区耕地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 [J].
王雅敬 ;
谢炳庚 ;
李晓青 ;
赵卫权 ;
王金艳 ;
罗海波 .
生态学报, 2017, 37 (21) :7030-7038
[8]   长三角城市创新空间的集聚与溢出效应 [J].
王承云 ;
孙飞翔 .
地理研究, 2017, 36 (06) :1042-1052
[9]   成都市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空间分布差异 [J].
潘洪义 ;
朱晚秋 ;
崔绿叶 ;
冯茂秋 ;
朱芳 .
生态学报, 2017, 37 (19) :6335-6345
[10]   甘肃省生态承载力空间定量评价及耦合协调性 [J].
纪学朋 ;
白永平 ;
杜海波 ;
王军邦 ;
周亮 .
生态学报, 2017, 37 (17) :5861-5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