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创新效率评价研究:八大区域视角

被引:28
作者
王晓珍
蒋子浩
郑颖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高校创新效率; 核密度估计; 内外部影响因素;
D O I
10.19571/j.cnki.1000-2995.2019.03.012
中图分类号
G644 [科学研究工作];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高校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引擎,是新常态下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克服增长乏力的关键。因此,如何在创新资源有限的硬约束下进一步提升高校创新效率,是国家创新体系构建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文章对"十二五"期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我国高校创新效率整体呈非DEA有效,纯技术效率较低是制约高校创新综合效率的直接原因。同时,高校创新效率及分解指标的核密度估计结果表明:高校创新技术效率"双峰"态势显著、规模效率"单峰"态势显著,而纯技术效率分布曲线形态较多变,表明技术效率双极聚集、规模效率省域差异显著、纯技术效率波动较大。最后,文章基于八大综合经济区视角系统剖析影响高校创新效率的内外部因素后得出以下结论: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制度环境是影响高校创新效率的主要外因,内部治理结构、绩效考核方式、成果转化机制等是影响高校创新效率的主要内因。最后,文章据此提出了改善和优化高校创新效率的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2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21]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效率研究——基于超效率的三阶段DEA模型 [J].
王燕 ;
吴蒙 ;
李想 .
教育发展研究, 2016, (01) :39-47
[22]   高校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测度研究—基于共享投入关联网络DEA模型 [J].
索玮岚 ;
陆桂昌 ;
陈锐 .
科研管理, 2015, 36 (11) :155-161
[23]   高校科技创新与高技术产业创新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 [J].
刘娜娜 ;
王效俐 ;
韩海彬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5, 36 (10) :59-70
[24]   基于SFA法的高校成本效率评价研究——以教育部直属高校为例的分析 [J].
冯宝军 ;
孙秀峰 ;
刘小君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36 (03) :6-13
[25]   我国高校科研效率的区域性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三阶段DEA方法的实证研究 [J].
刘兴凯 ;
左小娟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 2015, (05) :77-83
[26]   基于联合DEA模型的“985”高校科研-教学综合效率评价 [J].
乔联宝 .
科研管理, 2015, 36(S1) (S1) :210-215
[27]   高校科研创新效率对比分析——基于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 [J].
张惠琴 ;
尚甜甜 .
科研管理, 2015, 36(S1) (S1) :181-186
[28]   政府科技投入对高校创新产出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2004~2013年的数据 [J].
谈毅 ;
杨晔 ;
白伊贝 .
财政研究, 2014, (12) :53-57
[29]   理工农医类高校R&D投入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溢出效应分析 [J].
张德茗 ;
谢葆生 .
科研管理, 2014, 35 (10) :136-143
[30]   高校科技人才流动意愿现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J].
何洁 ;
王灏晨 ;
郑晓瑛 .
人口与发展, 2014, 20 (03) :24-3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