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对团头鲂血清中促性腺激素和17β-雌二醇含量变动的研究

被引:18
作者
姜仁良
黄世蕉
赵维信
周洪琪
机构
[1] 上海水产大学
关键词
RIA; 17祭-雌二醇; 促性腺激素; 团头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报道了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血清中17β-雌二醇放射免疫的测定方法,将所建立的测定方法用于鱼类血清测定,并对方法的准确性(回收率92.8±8.16%)、特异性(抗血清与雌酮、雌三醇的交叉反应分别为<3.20%、<2.99%)和灵敏度(2.36—2.50pg)作了检验。标准曲线的r=-0.998,s=0.023-0.051,检测范围为10—400pg/管。 团头鲂催产后血清中促性腺激素(GTH)含量增高,为产卵前的17倍左右,而未产卵个体的GTH含量则为产卵个体产卵前的3—5倍。与草鱼和鲢鱼一样,当血清中GTH达到一定浓度时,才能实现产卵。 随着团头鲂卵巢的发育,血清中17β-雌二醇(17β-E2)含量和成熟系数同步逐渐上升,至第Ⅳ期卵巢发育成熟阶段,血清中17β-E2含量形成一个高峰,达到2004.11±1136.31pg/ml,可作为卵母细胞卵黄迅速积累的指标。过后,血清中的17β-E2含量略有下降,催产前为1392.71±399.09和1219.29±420.51pg/ml,产卵后,血清中17β-E2含量在短时间内迅速下降到346.71±129.51和324.28±228.00pg/ml。 雄鱼则与雌鱼相反,17β-E2含量随精巢发育而逐渐下降,并一直维持在一个低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185 / 19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一种新的高效能的鱼类催产剂——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的应用 [J].
经济鱼类激素应用研究协作组 .
中国科学, 1976, (04) :388-393
[2]  
de Vlaming.V.1979. In Vitro Estradiol-17β Actions On Hypothalamic Monoamine Oridase Activity in the Goldfish, Carassius auratus. Olcese,J. General and Comparative Endocrinology .
[3]   合成丘脑下部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RH)的类似物对家鱼的催情产卵 [J].
福建、江苏、上海淡水经济鱼类人工繁殖协作组 .
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 1976, (02) :107-114
[5]   产卵季节LRH-A对鲤、鲢、草鱼促性腺激素分泌的诱导 [J].
许谷星 ;
沈仁澄 ;
王育西 ;
潘家秀 .
水产学报, 1981, (02) :103-109
[6]   丘脑下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的作用机制Ⅰ.脑垂体组织生理学的研究 [J].
方永强 ;
汪敏 ;
许瑞安 .
动物学报, 1981, (03) :203-207+301
[7]   硬骨鱼类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及其调节机制 [J].
林浩然 .
水生生物学集刊, 1982, (04) :551-562
[8]   鲤、鲢、草鱼促性腺激素垂体含量及血清浓度日周期变化的关系 [J].
潘家秀 ;
王育西 ;
许谷星 ;
沈仁澄 ;
鲍璿 ;
徐维奇 .
水产学报, 1980, (02) :121-127
[9]   草鱼、鲢鱼催产前后血液中促性腺激素含量的变动 [J].
姜仁良 ;
黄世蕉 ;
赵维信 .
水产学报, 1980, (02) :129-133
[10]   鲤鱼产卵前后血清中促性腺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J].
赵维信 ;
黄世蕉 ;
姜仁良 .
动物学杂志, 1979, (02)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