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平谷区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含量的空间变异特性初步研究

被引:47
作者
王淑英
于同泉
王建立
杨柳
杨凯
路苹
机构
[1] 北京农学院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土壤有效微量元素; 半方差函数; 空间变异; 北京; 平谷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明土壤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为合理科学配方施肥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在北京市平谷区布设置1076个采样点,测定其耕层(0~20cm)与亚耕层(20~40cm)土壤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和有效锰含量。应用地统计学法进行分析。【结果】平谷区耕层土壤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和有效锰含量分别为1.96、2.51、17.32和10.91mg·kg-1,含量均在中等及中等偏上水平,耕层含量高于亚耕层,表现出一定的表聚性;通过半方差函数分析,耕层中有效铁和有效锰的空间自相关范围较大,变程分别为21.6和45.3km,耕层有效铜和有效锌变程较小,分别为3.1和2.9km,亚耕层中4种有效微量元素的变程与耕层不同,其大小顺序为: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采用Kriging最优内插法得到了平谷区4种土壤微量元素空间分布图,耕层有效铁和有效锰含量分布主要取决于地形、土壤类型、土壤性质等结构性因素,而耕层有效铜和有效锌含量分布则主要与土地利用类型有关,其中果园和菜地的含量明显高于大田。亚耕层4种微量元素空间分布格局与耕层相似,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垂直分布特征。【结论】肥料和农药的投入是平谷区土壤有效铜和有效锌含量高的主要原因,有效锌含量偏高,对土壤环境质量具有潜在危害,应引起足够重视。
引用
收藏
页码:129 / 13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土壤学.[M].黄昌勇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2]  
地统计学及在生态学中的应用.[M].王政权编著;.科学出版社.1999,
[3]  
实用地质统计学.[M].侯景儒等编著;.地质出版社.1998,
[4]  
土壤-植物营养学原理和施肥.[M].鲁如坤等著;.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
[5]   重金属与土壤环境质量及食物安全问题研究 [J].
吕晓男 ;
孟赐福 ;
麻万诸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 (02) :197-200
[6]   广东红壤微量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 [J].
徐金鸿 ;
徐瑞松 ;
苗莉 ;
夏斌 ;
朱照宇 .
土壤通报, 2006, (05) :964-968
[7]   土壤生态系统微量元素的生物有效性研究现状 [J].
张秀芝 ;
鲍征宇 ;
马忠社 ;
唐俊红 .
地球与环境, 2006, (03) :15-22
[8]   潮棕壤不同利用方式营养元素随剖面深度的变化特征 [J].
姜勇 ;
郝伟 ;
张玉革 ;
梁文举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3) :93-96+122
[9]   工业型城乡交错区农业土壤Zn的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子探讨──以无锡市为例 [J].
赵彦锋 ;
史学正 ;
黄标 ;
于东升 ;
王洪杰 .
土壤, 2006, (01) :29-35
[10]   北京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锌的积累及其污染风险 [J].
郑袁明 ;
宋波 ;
陈同斌 ;
郑国砥 ;
黄泽春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1) :6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