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指数的黑龙江省作物生长关键期干旱变化

被引:11
作者
刘玉莲
于宏敏
机构
[1] 黑龙江省气候中心
关键词
CI指数; 作物生长关键期; 干旱; 黑龙江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23 [旱灾];
学科分类号
0904 ;
摘要
利用1961—2008年黑龙江省逐日气象观测资料,计算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分析黑龙江省作物生长关键期(5—8月)气象干旱频率和气象干旱强度变化。结果表明:黑龙江省作物生长关键期干旱频率1960年最大为79%,1980年最小为58%,干旱频发中心位置变化不大,主要出现在松嫩平原西南部,但集中区向北转移。黑龙江省作物生长关键期干旱强度1960年为最强,其次为2000年,干旱强度最大区域基本稳定在松嫩平原西南部和三江平原中东部。2000年以来,作物生长关键期干旱频发且强度加大,北部渐频、渐强,原来较少发生干旱的三江平原干旱也时有发生且强度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近半个世纪我国干旱变化的初步研究 [J].
邹旭恺 ;
张强 .
应用气象学报, 2008, 19 (06) :679-687
[2]  
GB/T 20481-2006. 气象干旱等级[S]. 2006
[3]   黑龙江省干旱发生规律及其成因 [J].
吕婷婷 ;
孙彦坤 .
黑龙江气象, 2009, 26 (02) :12-15
[4]   全球变暖情景下中国气温分区的未来变化 [J].
高晓荻 ;
江志红 ;
杨金虎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9, 25 (05) :1-6
[5]   阜新地区干旱发生规律研究 [J].
黄玉贞 ;
张玉龙 ;
王芳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 26 (02) :45-49
[6]   黑龙江省北部林区森林火灾频发原因及对策分析 [J].
李树铭 .
森林防火, 2006, (02)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