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缺血再灌注后小鼠海马神经元两种不同的形态学改变

被引:3
作者
蔡竖平
桂秋萍
韩志涛
房征宇
巴恩平
王鲁宁
机构
[1] 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
[2] 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
[3] 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 北京市
[4] 北京市
关键词
海马; 再灌注损伤; 显微镜检查; 动物实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 [脑血管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用小鼠脑缺血再灌注的海马标本观察神经元损伤的形态学改变,以期探讨不同亚区神经元损伤的病理生理特点。方法:小鼠33只随机分为模型组24只及对照组9只。用双侧颈总动脉反复夹闭方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造模后存活模型组18只,对照组9只。于再灌注后24,72h,7d取材,观察海马神经元的超微结构改变。原位DNA末端标记法检测核DNA断裂。结果:再灌注24h锥体细胞内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消失,细胞核内异染色质稍浓缩;再灌注72h锥体细胞内异染色质浓缩,变暗,颗粒细胞出现核膜凹陷及局部扩张;再灌注7d锥体细胞表现为核碎裂等,颗粒细胞染色质浓缩呈圆形团块。光镜下可见TUNEL染色阳性的锥体细胞及颗粒细胞。结论:海马不同区对缺血性损伤的易患性不同,CA1区锥体细胞最敏感,显示了以迟发性坏死为主的超微结构改变,颗粒细胞显示了凋亡样改变。
引用
收藏
页码:7686 / 7687+7888 +788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急性缺氧对大鼠海马神经元N-甲基-D-天门冬氨酸诱发电流的影响 [J].
林毅勇 ;
邵福源 ;
孙刚 ;
王春燕 ;
刘玲 ;
赵忠新 .
中国临床康复, 2004, (04) :634-636
[2]   深低温停循环时不同脑保护方法对海马区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J].
江朝光 ;
齐弘炜 ;
周春喜 ;
梁学颖 ;
丁振元 ;
李功宋 .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03, (02) :40-42
[3]   还少丹的脑保护机制研究 [J].
左萍萍,刘娜,雒蓬轶,沈琦,唐利军,胡韶毅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7, (07) :42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