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单片段代换系(SSSLs)研究水稻株高及其构成因素QTL加性及上位性效应

被引:18
作者
赵芳明
张桂权
曾瑞珍
杨正林
朱海涛
钟秉强
凌英华
机构
[1] 西南大学水稻研究所/农业部生物技术与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
[2]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植物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水稻; 单片段代换系; 株高; QTL; 上位性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株高是典型的数量性状,易受遗传背景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单片段代换系和双片段聚合系减少了个体间遗传背景的干扰,是鉴定QTL和研究QTL上位性的新型遗传材料。本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以初级单片段代换系间杂交衍生的16个次级单片段代换系和15个双片段聚合系分析了株高及其构成因素QTL的加性效应及加性×加性上位性效应。共鉴定出11个QTL,其中3个株高QTL,1个倒1节间长QTL,2个倒2节间长QTL,2个倒3节间长QTL和3个倒4节间长QTL,分布于第4、6和10染色体上。鉴定出23对双基因互作,其中7对为没有显著效应的座位间互作,16对为有显著效应的QTL与没有显著效应的座位间互作。结果表明,QTL加性效应和QTL间的上位性效应都是株高及构成因素的重要遗传组成。通过单片段代换系杂交衍生的次级单片段代换系和双片段聚合系可提高QTL鉴定和上位性分析的灵敏度。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水稻株高QTL定位及精确性分析
    张志勇
    黄育民
    张凯
    王侯聪
    江良荣
    [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1) : 116 - 121
  • [2] 利用2个相关群体定位和比较水稻株高与抽穗期QTL
    刘文俊
    王令强
    何予卿
    [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7, (02) : 161 - 166
  • [3] 利用单片段代换系定位水稻粒形QTL
    曾瑞珍
    Akshay TALUKDAR
    刘芳
    张桂权
    [J].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04) : 647 - 654
  • [4] 不同环境条件下水稻株高的QTL定位分析
    叶少平
    李杰勤
    张启军
    赵兵
    李平
    [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6, (01) : 20 - 24
  • [5] 利用单片段代换系鉴定水稻株高及其构成因素的QTL
    何风华
    席章营
    曾瑞珍
    Akshay TALUKDAR
    张桂权
    [J]. 中国水稻科学, 2005, (05) : 387 - 392
  • [6] 利用高代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建立水稻单片段代换系
    何风华
    席章营
    曾瑞珍
    Akshay Talukdar
    张桂权
    [J]. 遗传学报, 2005, (08) : 825 - 831
  • [7] 利用单片段代换系定位水稻抽穗期QTL
    何风华
    席章营
    曾瑞珍
    Akshay Talukdar
    张桂权
    [J].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08) : 1505 - 1513
  • [8] 利用粳稻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群体检测水稻抗亚铁毒胁迫有关性状QTL(英文)
    万建林
    翟虎渠
    万建民
    安井秀
    吉村淳
    [J]. 遗传学报, 2003, (10) : 893 - 898
  • [9] 水稻株高QTL分析及其与产量QTL的关系
    樊叶杨
    庄杰云
    李强
    SALAFrancisco
    郑康乐
    [J]. 作物学报, 2001, (06) : 915 - 922
  • [10] 水稻上部节间长度等数量性状基因的定位及其遗传效应分析
    谭震波,沈利爽,况浩池,陆朝福,陈英,周开达,朱立煌
    [J]. 遗传学报, 1996, (06) : 439 - 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