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后的国际粮食贸易政策:保护主义的有限回归与根源

被引:3
作者
王锐
刘春雨
机构
[1] 武汉轻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粮食危机; 粮食进口国; 粮食出口国; 粮食贸易; 奖入限出; 市场隔离;
D O I
10.13872/j.1000-0275.2015.0151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粮食危机爆发后,面对三轮粮食价格飙升,主要粮食进口国以及粮食出口国都调整了贸易政策,都是加强以"奖入限出"和市场隔离为特征的贸易保护,通过降低进口关税、限制出口、削减消费税、增加食品补贴、实行价格限制等措施来保障国内粮食供给,抑制国内粮价上涨。但是在粮食危机的反思中,这种保护趋于理性和克制。国际粮食市场的保护主义回归主要根源在于短期政策的有效性,外部成本较低以及国家主权的超越性。在进口不断增长的背景下,为规避粮食安全风险,我国须发展国内生产,完善价格预警系统,分散进口来源地,加强双边及区域合作,鼓励企业走出去,运用多边贸易规则争取发展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954 / 95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1]  
Trade policy responses to food price crisis and implications for existing domestic support measures: the case of China in 2008[J] . WUSHENG YU,HANS G JENSEN. &nbspWorld Trade Review . 2013 (4)
[12]  
Food Price Surges: Possible Causes, Past Experience, and Longer Term Relevance[J] . NikosAlexandratos. &nbsp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 200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