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团聚体特征与坡面侵蚀定量关系

被引:27
作者
闫峰陵 [1 ,2 ]
李朝霞 [1 ]
史志华 [1 ]
蔡崇法 [1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亚热带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部重点实验室
[2]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侵蚀; WEPP模型; 红壤; 团聚体特征; 土壤可蚀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为明确红壤结构特征对坡面侵蚀过程的影响,选取6种典型红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团聚体稳定性分析和野外原位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就红壤团聚体稳定性特征与坡面侵蚀过程定量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在野外尺度上,红壤团聚体稳定性是影响坡面侵蚀的重要因素;能定量描述土壤可蚀性的团聚体特征参数Ka,与径流强度、产沙强度等侵蚀参数显著相关;将Ka代入WEPP模型,建立了细沟间侵蚀预测方程,方程可决系数较高(R2=0.86),显示了较好的预测性能。该研究扩展了团聚体稳定性作为土壤可蚀性指标的适用范围,为红壤侵蚀机理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稀土元素(REE)示踪土壤侵蚀动态过程的降雨模拟试验研究 [J].
唐泽军 ;
雷廷武 ;
张晴雯 ;
赵军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03) :32-35
[2]   坡沟系统侵蚀产沙特征模拟试验研究 [J].
丁文峰 ;
李勉 ;
张平仓 ;
姚文艺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03) :10-14
[3]   降雨过程中红壤表土结构变化与侵蚀产沙关系 [J].
李朝霞 ;
王天巍 ;
史志华 ;
丁树文 ;
蔡崇法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5, (01) :1-4+9
[4]   WEPP模型中细沟可蚀性参数估计方法误差的理论分析 [J].
雷廷武 ;
张晴雯 ;
姚春梅 ;
闫丽娟 ;
刘汗 ;
杨超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01) :9-12
[5]   WEPP细沟剥蚀率模型正确性的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 [J].
张晴雯 ;
雷廷武 ;
姚春梅 ;
潘英华 ;
王辉 .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01) :35-39
[6]   土壤侵蚀模型研究现状与展望 [J].
张光辉 .
水科学进展, 2002, (03) :389-396
[7]   东南红壤丘陵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J].
赵其国 ;
徐梦洁 ;
吴志东 .
土壤学报, 2000, (04) :433-442
[8]   低丘红壤区旱地土壤渗透性与可蚀性定量关系的研究 [J].
于东升 ;
史学正 .
土壤学报, 2000, (03) :316-322
[9]   土壤可蚀性及其在侵蚀预报中的应用 [J].
刘宝元 ;
张科利 ;
焦菊英 .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04) :345-350
[10]   Effect of raindrop impact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aggregate stability to different disaggregation forces [J].
Ramos, MC ;
Nacci, S ;
Pla, I .
CATENA, 2003, 53 (04) :365-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