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年超强El Nio局地海气特征及其特殊性

被引:5
作者
张文君
耿新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2015/2016年超强El Nio; ENSO组合模态; 大气响应南移; 西北太平洋反气旋;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20160825001
中图分类号
P732 [海洋气象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NOAA海表温度和NCEP/NCAR大气环流等全球再分析资料,讨论了2015/2016年超强El Nio事件局地海气过程的演变特征,并与1982/1983和1997/1998年两次强El Nio事件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15/2016年El Nio在峰值强度、持续时间、累计海温距平等指标上都略强于前两次El Nio,可视为有完整气象观测纪录以来的最强事件;与前两次事件相比,2015/2016年El Nio海温异常中心位置明显偏西,热带东太平洋海温相对较冷而中太平洋更暖,由于热带对流对海温的非线性响应,赤道东太平洋降水相对较弱,中太平洋则显著偏多,这在El Nio当年12月至次年4月尤为明显;此外,在前两次El Nio的成熟期至衰减期,中太平洋大气响应都存在明显的南移特征,西风异常和对流中心都从赤道南移到了5°S以南。而2015/2016年中太平洋大气响应一直位于赤道附近,南移特征相对较弱,ENSO和年循环相互作用的组合模态相比前两次较弱,西北太平洋反气旋的强度也弱于前两次。这主要是由于2015年冬季至2016年春季,热带太平洋暖海温异常位置偏西,中太平洋海温异常明显强于前两次,叠加气候平均态海温之后,赤道南北两侧海温都高于对流阈值,对流旺盛,这大大削弱了大气响应的经向移动和ENSO组合模态的强度。
引用
收藏
页码:778 / 78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2015/2016年强厄尔尼诺过程及其对全球和中国气候的主要影响 [J].
翟盘茂 ;
余荣 ;
郭艳君 ;
李庆祥 ;
任雪娟 ;
王亚强 ;
徐文慧 ;
柳艳菊 ;
丁一汇 .
气象学报, 2016, 74 (03) :309-321
[2]   ENSO及其组合模态对中国东部各季节降水的影响 [J].
李海燕 ;
张文君 ;
何金海 .
气象学报, 2016, 74 (03) :322-334
[3]   国家气候中心新一代ENSO预测系统及其对2014/2016年超强厄尔尼诺事件的预测 [J].
任宏利 ;
刘颖 ;
左金清 ;
陆波 ;
田奔 ;
金飞飞 ;
万江华 .
气象, 2016, 42 (05) :521-531
[4]   2014-2016年超强厄尔尼诺事件的气候影响 [J].
袁媛 ;
高辉 ;
贾小龙 ;
万江华 .
气象, 2016, 42 (05) :532-539
[5]   2015/2016年超强厄尔尼诺事件气候监测及诊断分析 [J].
邵勰 ;
周兵 .
气象, 2016, 42 (05) :540-547
[6]   2015年秋季我国气候异常及暖湿成因分析 [J].
聂羽 ;
孙冷 ;
李清泉 ;
马丽娟 .
气象, 2016, 42 (04) :507-513
[7]  
Indo-Western Pacific Ocean Capacitor and Coherent Climate Anomalies in Post-ENSO Summer: A Review[J]. Shang-Ping XIE,Yu KOSAKA,Yan DU,Kaiming HU,Jasti S.CHOWDARY,Gang HUANG.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6(04)
[8]   天气尺度波列对长江中下游6月梅雨的影响 [J].
黄海燕 ;
王亚非 ;
何金海 ;
陈圣劼 ;
秦坚肇 .
大气科学学报, 2016, 39 (01) :28-36
[9]   当前重大厄尔尼诺事件对我国春夏气候的影响 [J].
刘屹岷 ;
刘伯奇 ;
任荣彩 ;
段安民 ;
毛江玉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6, 31 (02) :241-250
[10]   SST年循环对ElNio事件局地海气过程的影响 [J].
李海燕 ;
张文君 ;
何金海 ;
王亚兰 .
海洋学报, 2016, 38 (01) :5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