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区域夏季行星边界层大气稳定度的气候特征及其与气溶胶的联系

被引:9
作者
管振宇
管兆勇
蔡佳熙
马奋华
机构
[1]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关键词
大气稳定度; 总体理查森数; 气溶胶光学厚度; 主要模态;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2013.06.010
中图分类号
P463.1 [中气候、局地气候(地方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1979—2008年夏季(6—8月)逐日NCEP/NACR再分析资料、MODIS卫星的气溶胶资料等,研究了华东区域夏季行星边界层大气稳定度的气候特征与年际变化,分析了大气稳定度和相应的加热场与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AOD)的联系。结果表明:华东区域夏季行星边界层大气稳定度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时间上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边界层中的非绝热加热率、大气稳定度及气溶胶光学厚度三者之间可能存在密切联系。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了华东区域总体理查森数Ri b的距平场,得到了边界层稳定度分布的3个主要模态,这3个模态所代表的边界层大气稳定度异常与夏季风环流异常密切相关,特别是P-J型遥相关波列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中国东部大气边界层稳定度变化中可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34 / 74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2007和2008年夏季北京奥运馆大气PM10与PM2.5质量浓度变化特征 [J].
李雪 ;
刘子锐 ;
任希岩 ;
李昕 ;
王跃思 .
大气科学学报, 2012, 35 (02) :197-204
[2]   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陆气相互作用影响的模拟研究 [J].
郑益群 ;
高俊岭 ;
曾新民 .
气象科学, 2011, 31 (04) :501-509
[3]   北京郊区夏季PM2.5和黑碳气溶胶的观测资料分析 [J].
荆俊山 ;
张仁健 ;
陶俊 .
气象科学, 2011, 31 (04) :510-515
[4]   近年来华东地区大气气溶胶的时空特征 [J].
邓学良 ;
邓伟涛 ;
何冬燕 .
大气科学学报, 2010, 33 (03) :347-354
[5]   北京PM10质量浓度与总体理查逊数的关系 [J].
张艳昆 ;
刘树华 ;
李炬 ;
王迎春 ;
马雁军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6 (02) :192-198
[6]   长江中下游夏季高温灾害机理及预测 [J].
张尚印 ;
张德宽 ;
徐祥德 ;
廖要明 ;
沈树勤 ;
尹东屏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5, (06) :840-846
[7]   2003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异常高温的分析 [J].
彭海燕 ;
周曾奎 ;
赵永玲 ;
魏建苏 ;
杨秋明 .
气象科学, 2005, (04) :4355-4361
[8]   几种大气稳定度分类标准计算方法的比较分析 [J].
毕雪岩 ;
刘烽 ;
吴兑 .
热带气象学报, 2005, (04) :402-409
[9]   理查逊数Ri在沿海近地层大气稳定度分类中的应用 [J].
范绍佳 ;
林文实 ;
苏雄晖 ;
陈小燕 ;
马淑琴 .
热带气象学报, 1999, (04) :370-373+34
[10]   广东各地Pasquill稳定度频率的分布特征 [J].
李琼,叶燕翔,李福娇,刘树旺 .
热带气象学报, 1996, (02) :181-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