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被引:25
作者
郭华
机构
[1]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司法鉴定; 鉴定结论; 可信性; 可靠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8.9 [司法鉴定学];
学科分类号
0306 ; 030604 ; 030609 ; 0838 ;
摘要
司法鉴定制度基于鉴定结论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功能而产生。鉴定结论作为鉴定人的判断更需要制度控制和程序检测。然而,我国的司法鉴定制度未能较好地完成这一任务,即使进行了相应改革,改革后的司法鉴定制度仍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深化司法鉴定制度改革应当以鉴定结论的证据性质、功能及其应然性作为基础,建立具有保障鉴定结论可信性功能的鉴定制度和具有检测鉴定结论可靠性功能的诉讼程序,以使司法鉴定制度能够满足诉讼证明的高标准要求。
引用
收藏
页码:167 / 18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再论证据的种类 [J].
裴苍龄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9, (11) :49-59
[2]   从澳大利亚司法鉴定管理体制看我国刑事技术管理体制 [J].
姚绍宽 ;
胡家翔 .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04) :134-136
[3]   中国司法鉴定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以侦查机关鉴定机构的设置为中心 [J].
陈永生 .
清华法学, 2009, 3 (04) :84-104
[4]   科学不确定性的类型、来源及影响 [J].
徐凌 .
哲学动态, 2006, (03) :48-53
[5]   司法鉴定科学性之反思 [J].
杨立云 ;
张继成 .
法商研究, 2004, (04) :55-62
[6]   我国司法鉴定体制之重构 [J].
熊秋红 .
法商研究, 2004, (03) :33-42
[7]   论现行刑事技术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构想 [J].
邹如升 ;
夏洪涛 .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04) :59-62
[8]  
科学知识生产方式及其演变[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李正风著, 2006
[9]  
科学鉴定与刑事侦查[M].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朱富美著, 2006
[10]  
比较法视野中的证据制度[M].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 ) 达马斯卡,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