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土壤-径流系统中氮磷的迁移

被引:22
作者
杨育红 [1 ,2 ]
阎百兴 [1 ]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3] 不详
[4]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利学院
[5] 不详
关键词
溶解态氮磷; 相互作用深度; 面源污染; 小流域;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0.05.032
中图分类号
S153.6 [土壤成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农田地表径流形成的面源污染是影响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的主要污染源。降雨输入、土壤溶质迁移和地表径流输出三者相互作用,决定着农田面源污染负荷的产生。通过设置移动小区,收集和监测次降雨事件中的地表径流、土壤溶质迁移,研究面源污染负荷中降雨氮磷和土壤溶质输入负荷和比例。结果显示,随雨水输入径流的DTN、DTP负荷占径流DTN、DTP负荷的58%和67%;由降雨带到陆地生态系统的N、P主要通过径流输入到其它系统中,但径流NO3--N负荷主要来自土壤溶解态NO3--N向径流的溶出迁移;计算降雨-地表径流-土壤溶质的相互作用深度,简化了小流域面源污染负荷量化过程,为制定小流域面源污染防治规划提供理论指导。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0+58 +5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土壤磷向地表径流迁移的提取系数研究
    杨育红
    阎百兴
    [J]. 水土保持学报 , 2010, (01) : 61 - 64
  • [2] 下辽河平原降雨中氮素的动态变化
    宇万太
    马强
    张璐
    周桦
    [J]. 生态学杂志, 2008, (01) : 33 - 37
  • [3] 太湖大气氮、磷营养元素干湿沉降率研究
    杨龙元
    秦伯强
    胡维平
    罗潋葱
    宋玉芝
    [J]. 海洋与湖沼, 2007, (02) : 104 - 110
  • [4] 上海地区氮素湿沉降及其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
    梅雪英
    张修峰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7, (01) : 16 - 18
  • [5] 太湖地区氮素湿沉降动态及生态学意义:以常熟生态站为例
    王小治
    朱建国
    高人
    宝川靖和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9) : 1616 - 1620
  • [6] 官厅流域农田地表径流磷流失初探
    黄满湘
    张国梁
    张秀梅
    周成虎
    [J]. 生态环境, 2003, (02) : 139 - 144
  • [7] 北京地区农田氮素养分随地表径流流失机理
    黄满湘
    章申
    张国梁
    张秀梅
    [J]. 地理学报, 2003, (01) : 147 - 154
  • [8] 降雨 - 地表径流 - 土壤溶质相互作用深度
    王全九
    王文焰
    沈冰
    邵明安
    [J].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8, (02) : 42 - 47
  • [9] Variability of atmospheric deposition of dissolved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the Mediterranean and possible link to the anomalous seawater N/P ratio[J] . Marine Chemistry . 2008 (1)
  • [10] Sources of nitrogen to estuar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Castro, MS
    Driscoll, CT
    Jordan, TE
    Reay, WG
    Boynton, WR
    [J]. ESTUARIES, 2003, 26 (03): : 803 - 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