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货治理在电商时代遭遇的法律困境及其应对

被引:10
作者
郭晓莉
机构
[1] 广州航海学院港口与航运管理系
关键词
假货治理; 法律困境; 立法建议;
D O I
10.13582/j.cnki.1672-7835.2016.02.017
中图分类号
D922.294 [商业经济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摘要
电商时代的假货销售隐蔽性更强、运营成本更低、危害群体更广。我国法律在治理网络假货方面应对乏力,特别是对网络经营主体的监管、网络假货的范围、网购货物的真假鉴定、第三方平台责任以及网购纠纷的程序法等方面缺失,造成治理困境。为加强对网络假货的治理,在完善电子商务法律时应当明确工商登记的网络主体、建立假货政企联合鉴定、第三方平台联网打假以及原告住所地为主、最密切联系地为补充的司法管辖制度,以便更好地保护网购中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和促进电子商务行业的健康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在线消费者对主动式推荐团购的接受意愿研究 [J].
万君 ;
吴迪 ;
赵宏霞 .
经济经纬, 2015, 32 (02) :93-98
[2]   美国法院长臂管辖权在Internet案件中的扩张 [J].
郭明磊 ;
刘朝晖 .
河北法学, 2001, (01) :130-132
[3]  
网购维权,先保障消费者的“退货权”[N]. 厂佳.广州日报. 2015 (F02)
[4]  
“电商新农人”闪亮登场[N]. 黄丹羽,章正.中国青年报. 2015 (004)
[5]  
新民事诉讼法下电子证据的认定 .2 章建育,曾荣汉. http://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 2013/04/id/939635.shtml .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