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191柱状沉积物主元素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被引:16
作者
赵宏樵
韩喜彬
陈荣华
初凤友
高水土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南海; 主元素; 古环境; 短周期气候变化; 沉积速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211 [];
学科分类号
070704 ; 0709 ;
摘要
应用XRF法对南海北部陆坡191柱状沉积物中主元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全柱沉积物中SiO2含量最高,其次是CaCO3,Al2O3和CaO。在垂向分布上CaCO3和CaO含量分布基本一致,SiO2,Al2O3,Fe2O3,K2O,MgO含量变化相似。结合AMS碳-14测年,可将191柱状样划分为5个地球化学层,主元素和MgO与Al2O3含量比值在垂向上的旋回变化反映了南海北部氧同位素3期以来末次冰盛期、冰后期、晚冰期的气候变化、海平面波动及陆源物质供应的变化,并对Heinrich事件、格陵兰高频气候振荡(D/O)旋回、新仙女木事件以及普林斜氏虫低值事件等全球性短周期气候事件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但受区域影响,在时间上有所滞后。氧同位素3期以来的沉积速率并未显示出南海普遍存在的间冰期比冰期、暖期比冷期的沉积速率低的规律,而是逐渐减小的,这可能是氧同位素3期频繁的冷热干湿气候振荡导致岩石易于风化破碎受侵蚀后被洪水搬运的缘故。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南海的氧同位素3期 [J].
郑洪波 ;
杨文光 ;
贺娟 ;
梅西 ;
陈国成 ;
谢昕 ;
黄恩清 ;
苏翔 ;
乔培军 .
第四纪研究, 2008, (01) :68-78
[2]   南海北部191PC柱样沉积物中浮游有孔虫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J].
范维佳 ;
陈荣华 ;
赵泉鸿 ;
高水土 .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7, (03) :233-241
[3]   贵州白骨洞石笋记录的全新世季风气候演化与突变 [J].
吴江滢 ;
汪永进 ;
孔兴功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6, (05) :55-60
[4]   南海北部陆坡晚更新世末期硅藻及其古环境意义 [J].
黄玥 ;
冉莉华 ;
蒋辉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6, (04) :7-13
[5]   冲绳海槽晚更新世以来高分辨率古海洋学研究进展 [J].
余华 ;
李巍然 ;
刘振夏 ;
金秉福 ;
熊应乾 .
海洋科学, 2005, (01) :54-58
[6]   西藏纳木错及邻区全新世气候与环境变化的地质记录 [J].
吴中海 ;
赵希涛 ;
吴珍汉 ;
武晓春 ;
周春景 ;
严富华 ;
朱大岗 .
冰川冻土, 2004, (03) :275-283
[7]   南海演变与季风历史的深海证据 [J].
汪品先 ;
翦知湣 ;
赵泉鸿 ;
李前裕 ;
王汝建 ;
刘志飞 ;
吴国瑄 ;
邵磊 ;
王吉良 ;
黄宝琦 ;
房殿勇 ;
田军 ;
李建如 ;
李献华 ;
韦刚健 ;
孙湘君 ;
罗运利 ;
苏新 ;
茅绍智 ;
陈木宏 .
科学通报, 2003, (21) :2228-2239
[8]   南海97-37柱样的主元素特征及其潜在的古环境指示作用 [J].
颜文 ;
古森昌 ;
陈忠 ;
陈木宏 .
热带海洋学报, 2002, (02) :75-83
[9]   南海北部晚新生代氧同位素地层学 [J].
赵泉鸿 ;
翦知湣 ;
王吉良 ;
成鑫荣 ;
黄宝琦 ;
徐建 ;
周震 ;
房殿勇 ;
汪品先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10) :800-807
[10]   南海第四纪古海洋学研究进展 [J].
赵泉鸿 ;
汪品先 .
第四纪研究, 1999, (06) :481-501